民间文化资源与清末社会启蒙

作 者:
田涛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05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20世纪初年的启蒙运动,是一场以“开民智”为主旨的社会文化运动。原本流行于民间的小说、戏曲等文化形式受到了知识人士的充分关注,并成为其自觉运用的启蒙工具。小说、戏曲等等作为文人士子消闲娱乐的点缀,在知识阶层中原本有一定的影响,但就一般观念而言,小说之类毕竟与下等社会的联系更紧密,因其与正统观念相疏离,所以长期被视为“小道”、“末技”,为正统文化所排斥。20世纪初年社会启蒙的需要,使作为边缘文化资源的小说、戏曲等异军突起,其价值得到重新评估,形象得到了重新塑造,并因其频繁出现于掌控话语权的知识精英的论域,而逐渐演变为社会文化的主流部分。知识精英对小说之类由排斥转而肯定,约略透出其对民间文化态度的变化。就此来说,清末启蒙的兴起与推进,实已包含知识人士主动认知民间文化的过程。换另一个角度看,20世纪初的知识人士将民间文化视为启蒙工具并加以运用,实非偶发之奇想,而有其内在的运行逻辑。在中国历史上,民间文化与正统文化隐然有“在朝”与“在野”之势。在常态的社会下,民间文化在知识分子的眼光中并无价值,但每到王朝更迭或社会动荡,正统观念面临威胁之际,处于边缘地位的民间文化资源往往被知识分子有意识地发掘和援引,为改朝换代的合理性进行解释和论述。就传统眼光看,清末社会确实已有道统将绝、伏莽四起的征兆,民间文化资源浮上前台,甚至取代原本正统思想的地位,并不超出既有的逻辑。这一变动的潜在意味则是身处文化与社会窘境的知识分子,开始眼光向下,寻求文化的新出路。以此为契机,20世纪的知识分子开始了重新塑造文化传统的尝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