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世界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青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许多传统观念象衰枯的蚕皮一样逐渐剥落,一系列新观念如雨后春笋一般产生出来。随着相对性、有限性、非决定论等新观念的出现,多元化意识也日益取代一元化意识而成为中国现代青年人思维方式的一个特点。 一元化意识本是那种禁锢人类思维数千年的决定论思想的一个副产品,说到底是一种宿命论的产物。因为既然人的生存环境是被某种外在的强制性力量(或上帝、或绝对精神、或“物质”)以唯一的方式所决定的,那么人们除了默认并顺从这种被决定的生存秩序外就别无选择,从而不同的主体在心理上都承认一个共同的外在的坐标原点,并根据这个原点来确定共同的生活方向。因此,真、善、美等价值都成为绝对的,纯客观的和一元的。以往的人们老是摆脱不了这样一种意识:正确的生活方式和价值标准只能有一种,其余的都是不正确的。 但是,自从尼采宣称“上帝死了”以后,自从爱因斯坦把牛顿的绝对性这个上帝从相对论的世界中驱逐出去以后,人们越来越相信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感觉和自己的意识,而不愿再理睬那些布道者们的谆谆教诲。这样就必然使世界和生存具有多重意义。事实上,现代人也正在用多元的公理系统或逻辑系统来解释世界,一元化的世界已经坍塌,青年一代正面临着一个多元化的生存背景。 正是在这种多元化的生存背景中,人们才真正地获得了选择的自由,才真正地具备了自主性意识,才真正地拥有了具有主体性色彩的人化的自然和现实。 近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已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肯定了这种多元化背景。在最引人注目的经济体制改革中,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就是经济发展格局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一元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的传统模式已经成为过时的历史遗迹,在所有制结构上出现了多种成份并存和共同发展的局面;在经营上出现了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和城市中小企业的职工集体或个人承包租赁经营、城乡个体户和雇工经营、股份制和外国资本独资合资经营等多种方式。随着经济形式的多元化倾向的出现,生产资料和商品市场、价格体制、分配体制、经济调节体制以及经济管理体制也日益走向多元化。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确定了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的基本格局,经济管理权力的下放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使得企业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可能性和选择余地。在国家的一系列大政方针上,多元化也是一种势在必行的趋势。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思想以及各国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走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观点,都表明多元化思想已成为指导我国内外政策和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原则。 随之而来的是人际关系的多元化,以往的人际交往方式主要表现为命令和服从这一单一模式,而交往身份则简单地被划为对立的两端—革命同志和阶级敌人。人的主观能动性被禁锢在先定的社会角色中,得不到自由的发展。人们都按照一种被社会预先规划好的行为方式活动,人与人的交往就象一场被导演好了的戏剧情节一样机械地展开,每个人在交往中都放弃了自我和自主性,说着同样的语言,做着同样的动作。交往的范围也仅仅局限于一个狭小的生活圈子里,一般都是围绕着家庭和单位两个端点,进行封闭性的小循环。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个体的经济活动范围和社交活动,人际之间的交往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情报和信息都成了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打破了以往那种以政治信息为唯一内容的人际关系一元化局面。人们的角色形象和交往身份变得多样化,交往形式也不再局限于命令和服从这一对单一的静态关系,出现了竞争、合作(自愿的)、流动、分化等多元的动态交往形式。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多元化的人际交往形式和内容构成了人在交往中的自主性和自由的基础,正如以往的一元化的人际交往形式和内容构成了人在交往中的被动性和不自由的基础一样。 现代青年的多元化意识在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在改革开放的十多年中,价值规范的分裂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人们对合理与不合理、利害关系、善恶关系,自我保存与自我牺牲等价值范畴的理解不再囿于一个统一规范中,而是有了体现着个性色彩的多元化解释。当上一代人曾虔诚地膜拜过的神圣殿宇坍塌了之后,青年一代人倏然地发现自己站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再也没有哪个上帝能拯救他们。于是他们不得不象罗曼·罗兰那样自己做自己的上帝。他们在披棘斩荆的挣扎中用自己的血和泪建造自己的新的理想,这理想或许并没有什么崇高典雅之处,但是它们却打上了现代人个性的烙印。这些理想是他们自己的信仰,而不是强加于他们的信仰。价值规范和传统信仰分裂必然导致行为准则的分裂重构,谁也没有规定现实的世界必须是安宁和谐和温情脉脉的,行为准则的相异和冲突本是人类社会辩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内容。而现代人由于心理承受能力的增大,越来越具有宽容性,他们常常能以一种谅解的微笑来回答不同的行为准则的挑战。 在这样的客观环境中,青年的自我意识自然而然地增强了。不再存在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性,不再存在不可逆转的决定论,一元化的世界背景已分崩离析,从而自我就面临着一种在多元化的生存坐标系中为自身确定一个生存点的严峻考验。这就是选择,这就是自由,这就是自我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之所在。由于这种自主性,每个自我都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存点,从而确立自己的人生观;另一方面,由于自我所具有的个性特征,每个自我又只能在多元的生存坐标系中选择一个生存点,这就必然造成不同的生存点或不同的人生观之间的差异和冲突,从而导致现代人生观的多元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