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共青团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的一个创造。这项活动自1993年开展以来,发展迅速,不仅成为共青团的一项支柱性工作,也成为青年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有效载体,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特有的作用。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是青年志愿者行动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围绕群众的需要开展活动 青年志愿者行动开展三年来,受到党政领导的支持,广大青年的热情参与,特别是人民群众的欢迎,在于始终坚持一条原则:一切活动围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迫切需要,服务于人民群众,服务于改革开放的大局。 唐山市的青年志愿者们在了解社会需求、确定活动重点方面确实下了一番功夫。他们三进千家门,掌握了详尽的情况。一进千家门了解到全市有1104名残疾人和529名孤寡者有服务需求, 二进千家门首次对被服务对象的服务时间进行量化,确定和提出了平均每人每年大约需要120小时的志愿服务,三进千家门,被招募的4000 多名青年志愿者与被服务对象签订了“一助一”长期服务关系。1996年7月26日上午, 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唐山市残疾人康复村时,对青年志愿者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青年志愿者行动能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内容和领域,也取决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国约有700 多万名职工生活困难,还有上千万的待业人口……而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所能提供的服务保障非常有限。青年志愿者已经在这些领域做了一些初步的工作,赢得了社会的赞誉,今后,青年志愿者的服务将逐步走向规范化,向这些领域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服务与育人相统一 1996年五四期间,团中央组织了一个11人的青年志愿者事迹报告团,在全国各地巡回演讲,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强烈反响。报告团成员之一的上海控江中学学生王荣说:“中学生最不喜欢说教,不喜欢被要求做好事献捐款。我们学校附近的黄兴路天桥曾在活动中一天被打扫了17次。但我们在试着帮助白血病患儿的过程中发现,我们的举手之劳,讲故事、演节目、教识字能给孩子们的人生之旅带来光亮,我们感受到了付出的价值,同学们都争着要求帮助孩子。” 其实不仅仅是中学生,所有参与青年志愿者行动的青年人,都能感受到这种内心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是道德方面的,更有成长成才方面的。青年志愿者行动一改以往那种单向、被动的灌输式教育,注重调动青年人的主体意识,使他们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 深圳市青年志愿者队伍不断扩大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十分强调“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他们通过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供活动的组织策划机会等方式,积极为志愿者创造发展自我、提高自我的条件,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从而更加喜欢参加志愿服务,出现了很多同事、好友、兄弟姊妹相携入会的现象。目前,深圳市已有在册志愿者1.5万余人。 以机制保障活动的持久开展 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实践证明:必须用机制保障活动的持久开展。目前,全国已建立省级青年志愿者协会29家,服务站1300多个。这些组织网络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为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杭州市的青年志愿者们构建了一个三级网络,积累了一些初步的成功经验。北京、哈尔滨、唐山、深圳等地也都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些好的做法,形成了以协会、服务中心、服务站、服务队为主要形式的青年志愿服务网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近日召开的全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工作现场会提出了青年志愿者行动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到团的十四大即1998年之前建立起青年志愿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到2000年初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青年志愿服务体系。这个基本框架要求,到1998年,全国70%以上的地市(州)建立协会,中心城市有50%的街道社区建立起不同类型的青年志愿者服务站。这就为青年志愿者行动今后的发展指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