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自我观念的探索与个性完善

作 者:

作者简介:
宁维卫 西南交通大学

原文出处:
当代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复印期号:1996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自我观念在个性结构中的地位

      对一些人来说,“要认识你自己”似乎已成为一种褪色的陈词滥调,他们被光彩夺目的外部世界所迷惑,无暇顾及“自我”。然而认识自我的过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如此复杂,以至人们往往看不清仍未意识到的其它方面。所以,一位哲人感叹道:只有当“我”知道自己是谁时,“我”才知道什么是可能的。自我认识是一个需要持续终身的探索过程。只有对自我有一个相当的认识,才能对未来作出合理的选择,并在自我形成过程中负责。

      自我是复杂的,但也是可以把握的。从结构形式看,自我观念包括自我知觉、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三个层次。自我知觉具体表现为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观念等,它主要涉及“我是谁”等问题。例如,“我有虚荣心”,“我对自己充满信心”,“我是诚实的”。自我体验的具体表现为自我感受、自尊、自爱、自卑、自傲、责任感、成熟感、优越感等,它主要涉及“我是否满意自己”等问题。例如,“我感觉良好”,“我是最好的”。自我监控的具体表现为自主、自立、自强、自制、自信、自律、自卫等。例如,“我一定要实现自我价值”,“我为理想不惜牺牲自己”,“我要加倍努力工作”等。自我观念中的这三个层次是互为联系互为影响的它们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心理系统。

      从形成的过程看,自我观念又可划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三个层次。人的最初的自我观念是生理自我,即个体对自己身体的意识,表现为对自己身体的占有感、支配感和爱护感等。三岁至青春期是个体对外部世界产生浓厚兴趣的时期,通过参与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逐渐形成了社会自我,即个体对自己的社会属性的意识,如对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地位、权力、义务等。青年期是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智力、性格、气质、理想、信念极为关注的时期,并逐渐产生了心理自我,即个体对自己的心理属性的意识。

      从观察者的角度看,自我观念又可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二个层次。主体我是个体对自己的现实状况的看法,它受自己的经验、情绪、个性等心理因素的制约,所以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客体我是他人对自己的现实状况的看法,它往往成为自我观念的客观参照。自我观念就是在主体我与客体我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这也是社会化的过程。自我观念中的主体我与客体我这两个成分总是处在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主体我与客体我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主体我是个体发展和创造性的动力源泉,客体我是协调各种社会关系的参照系;主体我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客体我的形成,客体我作用的发挥依赖于成熟的主体我。

      自我观念是构成个性系统的核心内容。在人的整个精神面貌中,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的诸成分不是繁乱无章的,它们是由自我观念进行协调和控制的。自我观念的能动性体现在对自己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进行自我知觉、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从而使之形成统一的结构系统,即形成完整的个性。如果自我观念失去了对个性诸成分的调节与控制,就会造成个性的分裂,即所谓的“双重人格”。

      二、青年自我观念的现状分析

      一般来说,青年期自我观念的发展,经历了分化、矛盾和统一这三个阶段:

      1.自我观念的分化

      随着青年期的到来,青年自我观念的发展,首先是从自我观念的分化开始的。这时,自我观念分成了观察者的自我和被观察者的自我两个部分。观察者的自我是本人对“我”的看法,被观察者的自我是他人对“我”的看法,在儿童期和少年期,个体自我观念的信息主要来源于他人,对自我的认识只是重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在青年期,由于自我观念的分化,青年已能从自己的观点出发,认识、评价和体验自己的内心活动;开始具备深思自我内心感受的能力,发现一个新的情感世界、发现自我价值和未来对自己的意义。这是一个产生自己真正问题的时期,青年所关注的焦点集中于自我认识(见表1)。

      表1 青年大学生最关心的心理问题(样本:218名大一学生 1995年)

      

      

      由于观察者的自我(主体我)的形成,青年产生了按自己的想法去判断行为的体验,已能意识到自己的独立地位,要求自立和自主,要求父母、老师把自己作为成人来看待,信任和尊重自己,尽量让自己独立地行动和处理所面临的问题。这种自我独立意识还表现在不愿意跟父母和老师谈心,而乐于与同辈朋友交心。独立感的出现是青年自我观念发展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青年心理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因此,要采取适合青年特点的教育方式,既要有利于独立意识的培养,又要防止过分强调自我价值、自我成就和自我奋斗的趋向。

      2.自我观念的矛盾与斗争

      自我观念的分化,使青年发现的是一个不成熟的自我。青年内心充满剧烈动荡和矛盾冲突。常常表现在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不协调。理想自我,是指一个人按社会理想、规范和道德准则形成的关于他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看法;现实自我,是指个人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自己目前的实际状况的看法。理想自我是个人追求的目标,它与现实自我有一定的距离现实自我一般落后于理想自我。这种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分化与矛盾往往会导致青年明显的内心冲突,引起一些痛苦、不安全感和孤独感。因此,他们力图摆脱这种痛苦、不安和孤独。力图在新的水平上达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统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