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社交方式的变化

作 者:

作者简介:
黄志坚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原文出处:
中国青年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复印期号:1996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调查摘报 Survey Notes

      交往是社会生活的必需。每个人的正常生活都离不开与人相处,都需要在人际交往中互相帮助,互通信息,交流情感,建立友谊。青年人所具有的趋群性特点,对社会交往更怀有强烈的需求。

      现代社会生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合作更紧密了。美国现代社会预测学家奈斯比特在《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中断言:“我们引进社会的技术越多,人们越愿意往一块聚集,越希望和其他人在一起。”现代社会强化了青年的社交意识,现代社会又在改变着青年的社交方式,从我们的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到,当今青年的社交方式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

      1.交往范围从亲缘群体向同龄群体扩展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人际间的交往从小农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打破了原有狭隘的限于亲缘群体之内的“差序格局”,人际交往的范围随之扩大,人际关系的社会性大大地强化了。这种变化反映在青年人中间,是他们的交往对象明显地向自己的同龄群体转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以亲戚和邻居为主要交往对象的在当今青年中只占17.7%,同学和同事之间的交往显著地多于前者,分别占49.7 %和32.6%。从不同的职业看,同亲戚、邻居交往最少而与同学、同事交往最多的是大、中学生,其次为机关干部和教育科技界的青年。这种区别表明,生活环境和工作性质的不同,对社会交往的范围有着巨大的影响。

      2.社会交往的目的突出了重情感交流和信息沟通

      从调查的统计看,当今青年交朋友为了“拉关系”和喜欢交“讲义气”的朋友的人数比例都不高,分别为9.7%和15.5%。 青年人交朋友的目的人数比例高居第一、 第二位的是“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43.7%)和“倾吐心里话(41.4%)。青年人最喜欢交的朋友是“情趣相投”(高达55.8%)。在个别访谈中,我们发现这是因为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急速地淡化了人间的人情味,青年人的“情感饥饿”需要得到补偿,对人间真情有着强烈的渴求,故而都希望多交一些情趣相投的朋友,在朋友的交往中获得情感交流上的满足。另外,对信息和知识的重视,也是当今青年结交朋友时优先考虑的一个因素。青年人对孔夫子名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又有了一层新的认识。他们说,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把我们带进了信息社会,新知识新信息对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至关重要,对于青年人现代素质的养成也是不可或缺的,广交朋友就是开辟一条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渠道。

      3.社会交往既保留有传统的习惯又有一些新的方式在流行

      串门式的家庭探访和叙谈这种传统的交往方式,仍为当今许多青年所喜欢,但住宅已不是唯一的交往场所,餐厅、歌舞厅、旅游地等场所已在吸引着日益众多的青年。

      从调查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到当今青年社交方式的三个特点:⑴传统的串门式的住宅访谈仍为多数青年所喜欢,人数比例占四种方式的首位,达44%。从不同职业看,农村青年人数比例最高,高出均值9 个百分点。从不同地区看,内地青年人数比例高于沿海地区,如吉林(62.2%)比广东(38.4%)高出近24个百分点。⑵郊游和旅游这种交往方式已经受到众多青年的喜爱,人数比例仅次于住宅访谈达32.8%,而且在不同职业和不同地区的青年中无明显的差别。⑶在餐饮和娱乐场所的交往开始兴起,虽然目前青年中的人数比例还不算高,但表明一种趋势。在沿海地区更可以明显地看到,这种交往方式有逐渐接近住宅访谈方式之势。

      另外,各种职业青年对参加聚会的热情都是很高的,“基本不去”的只有11.4%,参与率达88.6%。而参与率最高的则首推三资企业青年(96%),其次为大学生(95.2%)。与这种聚会的高参与率形成很大反差的,是当今青年对通信交往的冷落,“基本没有”的竟有26.6%,加上“偶尔有一两封”的人数共达80%。

      4.异性之间的社会交往趋于经常,“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意识尚待根除。

      调查表明:当今青年中的大多数(72.4%)已不再受“男女授受不亲”旧传统的束缚,有着正常的异性之间的交往。但是异性交往中的不正常情况也不可小视,“男女授受不亲”的意识在相当一部分青年中仍有影响,“怕人议论常回避”和“不愿结交”的人数比例,还有21.6%。

      5.青年人同父辈之间存在交往障碍者不多,两代人有着良好的交往关系。

      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青年人同父母和长辈之间是否存在不可逾越的“代沟”呢?调查显示:青年在同父辈之间“比较亲近”和“非常密切”者,合计达86.9%。而且这种比例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职业的青年中非常相近,在均值上下只有2%的差异, 这在其他调查项目中是很少有的。据此可以说,中国两代人之间没有出现西方那样的交往障碍。

      6.对社会交往中的不良风气深怀厌恶,但又苦于“又厌恶又不能没有”

      青年人在扩展正常交往的同时也非常厌恶交往中的一些不良风气。

      从调查统计中可以了解到,当今青年在社会交往中最厌恶的风气,第一位是“趋炎附势的势利眼”(53.7%),第二位是“互相利用”(17.4%),第三位是“酒肉朋友”(14.1%),末位是“拉关系走后门(14.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