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少岚 湖北大学党委副书记

原文出处:
学校思想教育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复印期号:1996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跨世纪人才教育

      人类已经走近了新世纪的门槛。再过五年,我们就要跨入二十一世纪。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阐明: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青年是我们事业的未来和希望。现在的青年是跨世纪的一代。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广大青年,这是关系改革开放前途和二十一世纪国家面貌的大事,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长远大计。

      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研究邓小平理论与跨世纪的中国必须研究这个现实而紧迫的重要问题,这是因为:

      第一,青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和希望。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代代相传的,老一辈开创的事业要靠青年一代来接替。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不是一两代人所能完成的。因此,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是关系到老一代革命家开创的事业能否后继有人的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领导权能否继续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的问题,是关系到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否继续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问题,这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千秋大计。共产主义事业的未来和人类的未来,建设共产主义的任务完全寄托在青年一代身上,“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是我们党第一、二代领导人对青年的深情厚望。

      第二,青年是变革现实的新生力量。青年热情高,干劲大,敢想、敢说、敢干,思想敏锐,接受新事物快,富有积极向上的精神。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讲:“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期尤其是这样。”广大中国青年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下,满怀自尊和自豪,自信和自强,在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表现了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青春风采,留下了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奋斗足迹,正在昂首阔步地奔向二十一世纪,去实现邓小平同志为我们所描绘的面向新世纪的宏伟蓝图,达到第二步、第三步战略目标。社会主义发展依靠的主体在青年,改革开放成功的责任在青年。“历史不会也不可能超越任何一代青年,青年总要用自己的创造推动历史前进。处在世纪之交的青年一代,任重道远。党和人民期待着你们,二十一世纪召唤着你们。”这是我们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青年的谆谆教导。

      第三,青年是西方世界争夺的对象。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推翻共产党的领导,铲除马列主义意识形态,恢复资本主义一统天下,这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一以贯之的战略目标。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以来的近80年时间里,西方没有一天放弃过这个目标。他们认为,“中国共产主义是一种致命的危险”,“必须阻止共产主义的进一步扩展”,用“引人入胜”的广播节目,“吸引着新时代的听众,在收听了广播之后,就如同四季变化一样,自然而然地和我们携手共进”。西方的政治家们寄希望于“不到30岁”的青年人和他们“携手共进”。而30岁左右的青年人,正是我们事业发展的中坚!邓小平同志讲:“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关键在接班人。我们的事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主义性质的保持需要有坚定的接班人,大批的青年人,应该说,我们党培养千百万革命事业接班人是社会主义事业在二十一世纪顺利发展的当务之急。

      第四,青年是苏东社会变质的重要因素。历史的经验,值得深思。印度一位哲人讲:在所有的社会中,青年一直是构成最有知识,最有动力,最有生气,最激进和最敏感的部分。敏感的青年往往涉及敏感的问题,激进的青年往往采取激进的方式。原苏联,在“新思维”的诱导下,不少青年构成一股社会的强大势力,以为只要抛弃共产主义,解散共产党,就可以遍地是卢布,天天用美钞。殊不知,在热热闹闹、吵吵嚷嚷的社会变质之后,一切还不如从前,大呼上当,为时已晚。东欧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青年人骂共产党无能,祈望得到西方支持,内应外合所换来的成果,使得他们无所适从,进退维谷。青年人是社会的主流,加上他们的特点,往往能形成巨大的影响力量。前车之覆,后车之鉴,青年人力量无比,引导得当,则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飞速发展。苏东的经验教训是深刻的,它告诉我们:为了赢得未来,务必教育引导青年人,赢得青年人!

      为了赢得未来,我们必须赢得青年。赢得青年就必须加强对青年人的教育和培养。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面临跨世纪的严峻形势,根据发展中的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状况,主要应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一是发展路线的教育。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党确定的一百年不动摇的基本路线是一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路线。发展路线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邓小平同志反复讲“发展才是硬道理”,“不发展是死路一条”。这主要是因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要靠发展;振兴中华民族,使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能岿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重新展示其辉煌的形象,要靠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检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与否,争取更多的人拥护社会主义制度,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体现得更为充分,要靠发展;解决社会的各种矛盾问题,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做到社会的长治久安,要靠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要靠发展;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平统一祖国,使港澳台同胞能够心悦诚服地与祖国人民一道更好地建设祖国,需要发展。总而言之,在我国现阶段,一切工作的中心是发展,唯有发展,才有出路。离开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因而,发展路线的教育应该成为教育青年的主要内容。

      二是国情劣势的教育。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就是针对中国国情而提出来的。青年人容易产生急于求成的心理状态,急于求成也是对国情了解不深或与别国国情的对比思考不够,对我们国情中的劣势分析不够。各国国情不同,各有优势和劣势。我国的国情,优势不少。但从发展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则要居安思危,看到不足,看到劣势,才能急起直追。我们的劣势主要是:工农业主要产品的总产量虽然居于世界各国前列,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于世界后列,每前进一个位次,因为人口基数太大,而十分艰难;世界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三在中国,世界人口大国前十位国家,第一位的中国相当于后九位的所有国家的人口总和,人口问题困扰我们的发展,制约我们的速度;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从事农业劳动主要还是手工操作,即使有一部分现代化工业,离世界先进水平也有差距,更不谈大量落后于现代水平很远的工业了,这其间的差距,确实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逐步缩小,况且别人还在发展;我们的国家由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人们普遍的科技水平不高,科技意识不强,虽然也有少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但普遍的与国计民生紧密相关的科学技术项目则不是很突出的,要形成科教兴国的全民意识,加上科技投入的大幅度提高,还有一个过程。这些情况,都是我们要经常警醒的。盲目乐观不行,自暴自弃也不行。唯有教育全体青年面对现实,正视劣势,奋发努力,才能有所进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