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祖国,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的热门话题。在期盼着恢复行使主权的日子里,我们还该做些什么?有识之士想得更深、更远。雕塑家、香港文化促进会主席文楼委员和香港一洲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庄永竞委员,在与本报记者交谈和在政协会上的发言中都谈到:在恢复行使主权同时,要推动另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回归——“心理回归”或“精神文化回归”。 香港回归,一洗百年来民族耻辱,这是世纪之交全中国人民天大的喜事,无论在内地还是香港,有民族情感、有历史感的人们,都是心心相通的。然而,也确实有人利用年轻人的懵懂,在香港搞一些挑动与祖国分离情绪的动作,其凭借,就是文化心理。在一天天数着日子迎接香港回归的时候,一位香港文化界人士和一位香港工商界人士都想到了文化、人心的“回归”问题,足见这个问题的现实性。 香港文化心理的“回归”问题,是历史性的问题,也是现实性的问题,它涉及到百年来殖民主义统治给香港造成的文化心理影响,也涉及到当代中国人对民族的精神、道德、文化的自信心问题。由此,我联想到目前中国文化理论界正在清算的“殖民文化”和内地消费文化中的“文化侵略”现象。物质后面有文化,产品的消费中有文化竞争、精神争夺——我们在上一个世纪遇到的事情,在这个世纪之交又以另一种形式相遇了;中国人如今所面临的“文化侵略”,许多发展中国家也都在面临。尽管我们如今面对的“殖民文化”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不同,香港的“文化回归”问题与内地消费领域中所经历的“文化侵略”的问题也不同,但是,如何树立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中华民族精神自信的问题,是共同的。 正如文楼委员所言,恢复行使主权不易,“文化回归”的任务也艰巨。在迎候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日子里,在海内外中国人因此而舒心顺气的日子里,在中国规划十五年远景目标、走向强盛的日子里,我们有足够多的理由和证据倡导对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自信,因为正是这种精神文化伴着我们中国人走到今天的。而我们要做的,还有多少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