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应激反应对于个体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引起个体应激反应的因素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类。青年生理、心理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青年比其他年龄群体更容易产生过度应激反应。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使青年产生应激反应的因素增多,尤其在适应社会方面,应激反应会增加。各级组织,应该帮助青年学会适应与控制应激情境,建立适宜的应激反应水平,培养提高青年的应激能力。 [关键词] 应激反应 应激事件 应激能力 心理自卫防御 据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心理健康咨询中心1993年的调查统计表明,在这一年的求询者中,16—35岁的青年人占73.7%,其中强迫症、恐怖症患者的比例较其他年龄群体比例为最高。社会适应不良的在16—25岁的青年人中比率高达9.2%。〔1〕北京理工大学对1992年入学新生进行的测试也发现,有34.4%的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2〕。 心理疾病主要与人的应激有关,人经常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容易患心理疾病。青年中心理疾病比率偏高,说明目前我国青年应激能力低下。应激能力低下,将无法应付社会改革变迁下的复杂情境,阻碍个体社会化的顺利进行,更难于担负起社会赋予的历史使命。本文将就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青年的应激反应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关于青年应激能力培养的思考,以期引起共识。 一 什么是应激?美国应激研究的权威学者拉扎勒斯(Lazarus )等人认为:应激(stress)是指环境或内部的需要(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超出个体或社会系统或机体组织系统的适应能力。据这一观点,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当社会系统、个体的心理系统以及机体组织系统,一旦不能满足需要(环境需要与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反应时,人就会进入应激状态,产生一种反应,这就是应激反应。而适应能力(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与需要(环境需要和个体需要)之间平衡与否,是应激产生的关键。 个体的应激反应主要包括躯体性应激反应(生理过程发生重大变化)与精神性应激反应(一种紧张而强烈的情绪体验)。应激反应对个体影响主要有积极和消极两种:一种是积极的应激反应,如适度的情绪唤起、集中注意、唤起警觉、调整动机、激发斗志。它有利于个体准确评价应激源的性质,作出合理判断与决定,选择合适的应对策略,有利于动员和聚集人的内在潜力,加快人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过程。人处于这种应激反应水平,更能保证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例如,竞争机制引入后,许多青年都有一种危机感、紧张感,其中有的能够迅速转变观念,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调整自己的动机和目标,学习和掌握多方面专业知识、多种技能、多种语言,以适应社会竞争,参与社会竞争。这是一种积极的应激反应,这种应激反应下的青年很快脱颖而出,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也有的青年面对招生、分配、用工制度的改革却不知所措、焦虑不安,不善于随着环境的变化调整思维、计划,不去积极地分析形势,为自己适应竞争创造条件,而是等待、观望,不敢参与,面对别人的成功,心理又难以平衡。有的一受挫折,只会怨天尤人,甚至放弃理想的追求,这是一种消极的应激反应。消极的应激反应常表现为过度焦虑、紧张、抑郁、积极性过高或过低、仇视周围的人们、反社会的病态心理等等。过度应激反应长期困扰个体,可能导致机体能动资源急剧减少,抑制和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功能,成为患病(特别是心理疾病)的启动机制。常见的是精神衰弱、神经综合症、慢性疲劳、机体早衰等。 二 其实,某一应激事件,并不必然激起个体的应激反应。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同一事件,对不同的人来说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人泰然处之,有的人焦虑恐惧。哪些人更容易产生应激反应?应激反应的产生与哪些具体因素有关呢?构成个体应激反应的因素可以来自各个方面,但概括起来主要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应激反应的强弱与人的个性特质有关。这是由于受先天遗传的神经类型的影响。如神经类型弱者、癔症性格者,因为敏感多虑,忧柔寡断,所以面对应激源易产生恐惧焦虑,应激反应较强烈。但是,个体的应激反应更多地受个体以往的知识经验、处理问题的能力、应对方式以及习惯化了的认知评价倾向等心理素质的影响。 青年较其他年龄群体相比,生理和心理特点又具有特殊性。比如,青年正处于性生理、性心理的迅速发展期。性困惑是我国青年应激反应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据统计:在性问题的求询者中,59.4%的是16—25岁的青年〔3〕。这与我国青年缺乏正确的性教育有关。 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后,青年受到大量性刺激信息的干扰,但至今所受的仍是讳莫如深的“性压抑”教育。性压抑与性冲动的矛盾心理,使一些青年对于自己的正常性生理发育现象诚惶诚恐,不少少女初次来月经总感到羞于见人,有一种恐惧和强烈的不安心理。近些年青年中性变态、性犯罪增多就是这种应激心理的反应。由于青年个体完成生理成熟、心理成熟和社会成熟在时间上的差异性,导致青年期许多矛盾的产生。如独立要求与独立能力发展不足的矛盾、性意识的发展与社会道德观念准备不足的矛盾、思维的批判性与社会经验缺乏和认识上的狭窄之间的矛盾、封闭性与要求交际理解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双方,一方代表青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所达到的现有水平和状态,即现实的自我;另一方则代表青年所追求的目标,即理想的自我。这种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实质上就是新的需要和原有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它既是青年心理发展的直接动力,也是青年消极的应激反应产生的根源。这些矛盾集中反应在早恋、失学、应考、择业、失业、失恋、人际关系紧张等一系列对青年来说十分现实的应激事件中。因此,青年期更容易产生过度应激反应。由此可见,培养青年的应激能力,是有效解决青年期心理矛盾的关键。 外部因素主要指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中的天灾人祸、噪音污染对青年会产生较大刺激,但青年的应激反应更多的是社会适应性应激反应。对青年应激反应产生影响的具体社会因素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