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中后期,是本市理论队伍新老更替的关键时期,造就一支宏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已成为我市理论队伍建设的紧迫的战略任务。为此,我们对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经济学院、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等八个单位45岁以下的青年理论队伍现状进行了重点调查,摸清了上述单位青年理论队伍的基本情况,并提出了加强本市青年理论队伍建设的初步思路。 一、对本市青年理论队伍状况的基本评价 1、本市青年理论队伍已初具规模, 并正在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理论研究的主要力量。 从年龄构成上看,本市理论队伍青黄不接基本缓解。此次调查的一系列数字表明,上述八个单位的青年理论工作者已占理论队伍的60%以上,正在成为这支队伍的主体;青年理论队伍各年龄段所占比例差距不大,已形成相对均衡的梯次配置;从总体上看,41岁—45岁年龄段的青年理论工作者所占比例偏低,近期内较成熟的青年理论骨干略显不足,但后继力量充足。 青年理论工作者已逐渐成为完成理论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的主力。青年教师承担的课程,由1991年的31门增加到1993年的60门。1991年至1993年,青年理论工作者发表的各类科研成果,都占同类成果的50%左右;由青年理论工作者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从36项增加到6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从24项增加到80项,这充分说明,青年理论工作者的科研能力在不断增强。 2、青年理论队伍的政治素质总体上是好的, 具有进一步提高的有利环境,他们初步具备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45岁以下的青年理论工作者,绝大多数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成长起来的。历史的机遇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建国以来最好的政治环境。我国的深刻变革和巨大发展,对于他们在思想上、政治上逐渐走向成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尽管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一度泛滥曾引起过部分青年理论工作者不同程度的思想混乱,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及近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所遭受的巨大挫折,从反面又给予了他们深刻的教育,促使其在思想上、政治上更加清醒和冷静,更加趋于成熟。 大多数青年理论工作者,都经过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加之他们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时期,眼界开阔,思想解放,从而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上能不断表现出一些新的见解和研究优势;他们能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并努力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他们有理想,有抱负,能坚守理论工作岗位,完成繁重的理论教育和理论研究工作;他们政治上敏感,工作上较刻苦,既有较高的理论热情,又注重实际,勇于探索理论领域和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正表现出日益成熟的理论素养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再有,青年理论工作者中,党员的比例已达56.3%。 3、从总体上看,青年理论队伍业务基础较强, 具有进一步发展的较大潜力。 青年理论工作者在业务素质上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一是知识面较广,视野较开阔,善于独立思考,有较强的开拓精神。二是精力充沛,涉足的研究领域也较为广阔。三是外语水平较高,便于借鉴和吸收国外有价值的思想文化成果。同时,在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从事教学和研究方面也有一定优势。 从此次调查的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出青年理论队伍在业务素质上已具有相当的实力。 从这支队伍的学位构成看, 获博士学位的254 人, 获硕士学位的1313人,分别占青年理论工作者总数的8.8%和45%;从职称构成看, 具有高级职称者(正高、副高)736人,占青年理论工作者总数的25.6%;从担任研究生导师的情况看,有博士生导师12人, 硕士生导师474人,两项合计占青年理论工作者总数的16.5%;从获奖情况看,1991年至1993年,获国家级教学奖13项,省部级教学奖50 项, 院校级教学奖443项,分别占同类奖项的10.5%、32.4%、50.3%; 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目前社科研究尚未设国家奖)65项,院校级科研成果奖263项, 分别占同类奖项的36.4%、56.8%。 4、青年理论工作者与国外的学术交流正广泛展开。 据统计,1991年到1994年9月,上述八个单位当年在45 岁以下的曾出国人员有1275人次,现在国外的291人,合计1566人次。 其中出国留学人员占21.6%,其余的为交流学者、出国讲学、参加学术会议等。但是某些学科,特别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出国机会较少。在1991年至1994年9月近4年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一学科的出国人数,每百人仅5.2次。 5、青年理论队伍基本稳定。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我市社科理论人才也开始流动起来。据此项调查,1991年至1993年,上述八个单位共流出青年理论工作者637人,加上出国逾期未归的73人,总计710人,其中131 人未脱离社科领域,有一部分充实到党政机关,另有361人从事了其他工作, 已确定为经商“下海”的只有96 人, 占上述单位青年理论队伍总数的3.3%。从目前的情况看, 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青年理论骨干流出的为数很少,特别是象北京大学等具有较高学术地位和较好学术环境的单位,青年理论骨干的人数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从外单位引进了新人。当然,尽管人才外流的显性(即数量减少)影响并未对队伍的基本稳定带来严重后果,但其隐性(即思想)影响远大于显性影响,对此亦不能忽视。目前,一些市属单位因其青年理论骨干流向其他条件较好的院校和科研单位而影响了自身的学术水平,因此,市属单位应努力创造能够留住人才,进则引进人才的条件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