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训练对大学生品德的影响

作 者:

作者简介:
欧阳文珍,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江苏 徐州 221116)

原文出处: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集体训练对大学生品德影响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群体凝聚力指数在集体训练后有显著提高;在协变考虑对照组的前提下,“人性哲学量表”上的“利他”、“意志力与理性”、“独立性”几项分量表也都有显著变化。显然,集体训练对于改善大学生品德状况有效,是一项深受学生欢迎又易于操作的方法。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5 年 09 期

字号:

      学生品德培养问题,从操作的层面上看关键是能否建构科学有效的品德课堂教学的方法体系。近几年,结合课题,我们一方面对大学生的道德状况作了理论和实验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我们采取集体心理训练的方式对大学生的社交敏感、心理卫生的能力进行了干预训练,结果显示:集体心理训练的方式不仅比个别训练的效率高,效果好,而且还有着个别训练不可以替代的作用[1](P36—39)。

      要建构大学生品德培养训练的新模式,首先要确定适当的内容,要确定构成大学生品德的“基本要素”。我们从德育是培养大学生“做人能力、做人行为”的基本思路出发,认为要塑造的大学生基本道德心理素养包含如下内容:积极的心态,建设技巧与资源利用,关心、公正、自信、诚实、自爱、感激与欣赏、原谅、负责、利他、自由与多元的个人价值、同情心等。

      一、大学生品德训练的实验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以及参考有关德育问题国内外网站的信息,结合我们对于大学生德育状况的调研,从2001年3月开始,我们与课题组其他成员一道按照课题研究计划,系统开展了培养大学生品德的课堂集体训练的实证研究。

      研究被试是徐州师范大学法政学院1999级1、2班的127名学生,以及九州大学中文专业1998级1、2班坚持选修训练课程的36名学生,共163名大学生。其中男生72人,女生91人。

      训练效果的因变量指标是被试在训练过程前后“莫雷诺社会测量法”的前后得分状况以及我们自行改编的“大学生人性哲学量表”的得分变化状况。“大学生人性哲学量表”的题目主要来源于Wrightsman,L.S所编制的" Philosophies of human nature" 量表中的四个分量表[1](P743-751),即值得信任( Trust worthiness) 、利他主义( Altruism) 、独立性( Independence) 、意志力与理性( Strength of will and rationality) 分量表中的试题。初选的题目各为14题,并且确定6级记分等级,即完全同意(记3分),部分同意(2分),略微同意(1分),略微不同意(-1分)、部分不同意(-2分),完全不同意(-3分)。首先在小范围内施测,通过计算Cronbach α系数,筛选出不合内部一致性要求的测题以及不符合中国文化的测题,最后测验保留40道题目。每一个分量表都包含记正分的5道正向题目和记负分的5道负向题目,每一个分量表的分值在-30和+30之间。

      训练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室中进行。训练时间为九州大学每周1次,每次2节课(1.5小时),持续10周,总时间约为15小时;徐州师范大学为每周1次,每次3节课,另外每周轮流选择6-8名大学生增加2小时的课外活动的时间,持续时间为10周。

      剔除不合格的被试数据,符合要求的被试资料共153人,其中男生65人,女生88人。数据收录以后使用SPSS8.0版进行统计分析。

      (一)采用协变模式的自然实验设计模式

      由于实验的班级是3个自然班,为了控制历史、成熟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使用的对照班级为徐州师范大学英语系1999级别4、5、6班级的学生作为对照组,学生数为125人。由于在自然实验中,基线不能做到完全的相同,因此我们分别计算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实验前测基线,并且同时进行后测,协变前测的组间差异以控制实验的误差。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可以兼顾实验内外效度的“准实验设计”方法。其具体的模式如下:

      A组 O[,1]——X——O[,2]

      B组 O[,3]——O[,4]

      其实验效应就是看( O[,2]—O[,1]) 是否大于( O[,4]—O[,3]) 的值,二者是否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以莫雷诺的同伴提名法为手段,计算被试群体凝聚力的指标,以进一步考察我们设计的训练手段对于大学生品德的影响。该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群体凝聚力指数=团体中的互选数/团体中可能有的互选数

      (二)品德训练的内容与步骤

      训练的主要内容:在为期10周的研究中,我们精心地设计了以下四个方面的训练内容:1.针对具体的事情,向学生宣扬积极参与活动的态度,强调主体性的作用,强调遵守“游戏规则”的重要性。宣扬这些原则对于顺利地开展活动是至关重要的,而且这些原则也应该是品德教育的内涵;2.组织大学生参与道德问题的讨论;3.移情与理解的训练;4、实际的助人训练。

      训练的步骤:训练的第一阶段是通过趣味性练习来“热身”并且建立同学彼此之间的融洽气氛。这是训练能不能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我们使用诸如“20个我”活动,4人小合唱、价值观辨析活动、随机化小组组队方式并且开展彼此竞争活动——促使小组内及小组间大学生的深入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时间为1周,但是在以后的阶段中间继续夹杂前述的一些沟通活动。第二阶段的训练主要进行道德讨论,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力。讨论题目一部分来源于科尔柏格的道德两难故事题目[2](P231-242),另外一部分主要是从媒体上选择或自编的现实道德问题(如《去埃及旅行诺言的转让》。此阶段时间大约3周;第三个阶段为学生“沙盘演习”助人活动,老师提供与大学生现实生活贴近的事例,要求学生提出计划,演习助人行为——例如要求大学生给旷课同学写信,给心情抑郁的同学写信,同学通过对自己和同伴书信、助人计划的评比与交流,使移情能力、道德认知能力得到发展,时间约为2周;第四阶段同学们轮流交流自己的困惑,彼此间给予具体的建议与支持,共2周时间;第五阶段是大学生归纳、交流自己的收获,老师做必要的数据整理工作,时间为2周。而实际的助人行为,诸如让同学们彼此招待过周末、慰问退休的老教师等,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随机地选择部分同学穿插在上述的第三、第四阶段里面去做,整个过程由老师伴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