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要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作 者:

作者简介:
戴焰军,中央党校教授。

原文出处: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5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处于什么地位,应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是需要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是执政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为党的中心工作和根本任务服务的。在党的事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所担负的具体任务有很大的不同。当我们党作为一个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时,党的中心工作是搞阶级斗争,是通过武装斗争的形式推翻旧的统治阶级,使自己执掌国家政权,成为执政党。这个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启发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认清剥削阶级的本质,认识旧政权的反动本质,认识阶级斗争的本质,从而动员、组织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这是一种揭示社会矛盾,促使矛盾发生剧烈冲突,从而引导人民以对抗性方式解决矛盾的工作。革命本身是要破坏一个旧世界,而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为破坏旧世界来制造舆论,推波助澜。如果换一种说法,就是当时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站在当时制度和统治者的对立面,揭露他们的种种丑恶和腐朽,激发人民对他们的不满,坚定人民推翻这种制度的信念和决心。当然,即使在革命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还有调整我们自己党内关系、党群关系、军队内部关系、军民关系、增强内部团结和解决内部矛盾的作用。但这些方面的工作,主要是为完成武装夺取政权的根本任务服务的,是服从于革命这一中心工作的。这应该是革命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本质特点,所以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之为革命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在党夺取政权成为执政党以后,党的中心工作发生了根本转移,党为人民谋利益的宗旨在现实中的具体体现,已经是通过在新政权领导下的全面的建设工作,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并通过相应的政策法规的制定,相应的社会管理革新,相应的思想宣传教育等等方面的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环境,使人民过上更加富裕、更为安康的幸福生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我们党在执政以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探索,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从党的根本宗旨和最终奋斗目标出发所提出的一个为人民谋利益的重大战略性、长期性和全局性任务。与革命时期不同,作为执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要让人民更为明确地认识到我们的政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认识到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一致性,认识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对每个社会成员的重要性,并在实际中协调社会各方利益关系,化解社会各方矛盾冲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社会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

      如果说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是执政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定位的话,那么,随着党从在计划经济和外部封锁条件下执政转变为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条件下执政,思想政治工作的这一定位就更为重要。随着党的执政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党所面临的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推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任务更为繁杂,更为艰巨。因为,在这一社会转型中,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首先,改革带来了社会所有制成分、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分配方式、社会就业方式等方面的多样化,使得社会利益主体分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各社会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分歧也必然随着这种分化趋势日益明显地显现出来,如何正确协调各种利益主体的矛盾,成为我们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团结的必解之题;其次,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在我们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各方面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出现了明显的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行业差距,有些差距非常突出并表现出持续拉大的趋势。这种经济差距直接导致人们社会地位的差距,导致社会一部分人员严重的心理不平衡现象,特别是一部分社会弱势群体,在其生活发生困难时,对社会的思想态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何缩小现实中的各种不合理的差距,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合理差距,理顺人们的思想情绪,成为我们面临的又一个重要课题;再次,改革开放带来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在经济多元化的基础上出现人们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加上各种外来思想文化观念不断进入我们的各个领域并被一部分社会成员所认同,使得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在引导人们思想变化趋势方面的困难明显增大。如何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变化趋势与改革开放的发展趋势相统一,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如此等等。只有使这些方面的问题不断得到较好的解决,一个和谐社会的大环境才能逐步形成。当然,这一切问题的解决,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政策法规的健全和完善是至关重要的,但同时,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到,和谐社会的大环境,是一种硬环境和软环境的统一体。和谐,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和谐、经济利益关系的和谐、政治关系的和谐,也是人们精神方面的和谐。从一定意义上说,整个社会领域人们的精神和心理和谐更具有和谐的真正意义。因为其他方面的和谐与否,都会从人们的感觉和态度方面体现出来。例如,贫富差距保持在一个什么度上是合理的,恐怕很难由经济学家定出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它得由每一地方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环境来决定,由广大人民群众心理承受能力来决定。而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不是一个不变的常数,它是与人们对各种社会问题的认识密切相关的。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人们精神领域的和谐,对于整个社会和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执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的过程中,理应担负起在人们的精神领域构建和谐的重要使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