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

作 者:

作者简介: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广东 广州 510090)

原文出处:
中国高教研究

内容提要:

笔者结合广东工业大学进驻广州大学城后的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从实证的角度阐述了 大学城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与功能,阐明了大学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对 策。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5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建设大学城,作为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重大举措,短短几年内在我国众多发达 地区纷纷兴起,已成为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浪潮。投资300亿打造的广州大学城,占地 面积达43.3平方公里、总人口将达40余万人,仅用两年时间、分两期完成工程建设,目 前已初具雏形,2005年9月完工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大学城,建设目标定位为全国一流 大学城。获得丰富、优质的办学资源,憧憬远大、光明的办学前景的同时,摆在我们面 前的紧迫课题就是如何推进大学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真正实现“做强”的目标。

      一、大学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一)大学城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

      所谓大学城,是在政府、高校、市场、社会等多种力量的参与下,使若干所大学在某 一或某些地域集聚,并达到一定规模,形成有机整体的高校集合体。就大学城整体而言 ,将是一体化发展的城市新区,兼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开发、文化发展与传播 、旅游观光等多重产业功能。基于大学城模式的开放性,从物质形态的角度看,整个大 学城是一个完整的区域,高校之间是融合的,并不存在围墙等障碍物的阻隔,兼具资源 共享的特性。因而,大学城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是区域内趋于和谐的文化, 在不同的高校中表现出共同的特性。

      (二)大学城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体现与延伸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 的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具有高校校园特色的一 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是维系大学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成熟、优良的校园文化,深 刻反映了一所高校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这对高校的发展与人 才培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大学精神是在大学发展的过程中,经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对大学自身的角色定位 ,它体现了大学人对大学存在价值和意义的思考。同时,它又以价值观念和文化规范的 形式约束着自身的行为,显示着大学独特的精神气质。优良而健康的大学精神一经形成 ,便会在教育活动中起到振奋情绪、激励意志、调整心志和规范行为的作用。它既是大 学发展所积淀的精髓,更是大学前进的动力。大学精神的弘扬应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 心所在,是大学校园文化存在的前提。

      (三)高校校园文化由多种文化构成,表现为多形态、多层次的立体结构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其终极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 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校园文化从不同视 角考察,表现为多形态多层次的立体结构。在文化质态上,可分为观念文化、制度文化 、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在文化主体形态上,可分为干部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 在文化时间形态上,可分为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两个层次;在文化职能形态上,可分为 决策管理文化、教学学术文化、生活娱乐文化三个层次。先进性和学术性是高校校园文 化活动的典型特征,表现和贯穿在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校园文化的形成就是这些文化 形态之间的内聚与整合过程,典型地表现为以物质文化为依托,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以 精神文化为核心的一个有机统一体。

      二、大学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遵循的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大学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探索,根本在于坚持以人为本,要着眼于思想道德建设, 着重于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服务于“有理想、有道德、有文 化、有纪律”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根据不断变化的高教改革实践和师生思 想实际,深入探索大学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始终离不开人的参与,高等院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 本,高度重视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 良好机制和氛围,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贯穿于学校的教育、管理、服务的全过程。

      (二)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等院校要充分发挥传承和创造先进文化的功能,大力弘扬 中华民族优秀精神文化,研究和利用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振奋民族精神;继承自身校 园文化中历史沉积的优秀部分,并根据时代发展的变化广泛吸纳全人类的文明成果,坚 持进行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创新,创造和繁荣先进文化,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培养创 新意识,弘扬科学精神。让民族优秀精神文化和大学精神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地抵制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蚀。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文 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组织有序、部署周密。弘扬的主导者是学校的领导,主角是教 师,主体是学生。只要三者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同心协力,这项系统工程 不但能够完成,而且会不断地被美化、亮化。

      (三)坚持知识性、群众性的原则

      当前,大学城高校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新校区、学生公寓缺乏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氛围。因此,应该按照“规范化、品牌化、特色化”的原则,大力开展形式各样、风格 迥异、层次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以营造高品位的校园精神为载体,积极推进校园 文化建设进公寓。努力把学生公寓建成融“思想教育、行为指导、生活服务、文化活动 ”等功能于一体的教育基础。

      要坚持知识性的原则,用科技型、学术型增强知识性。娱乐性是校园文化的一大特点 ,但大学是培养高级人才、探究学问的场所,贮存、选择、传播、创新知识是它的基本 职能,教育性、学术性、创造性成为它与其他机构的本质区别。因此,要坚持把学术性 、创造性、娱乐性合理统一起来,应让学术性、创造性的精神文化占主导地位。建设高 品位的校园文化,必须强调思想性好、知识性强和艺术性高,提倡精品意识和大气意识 ,努力增强活动的学术性和社会实践性,增强学生们在大学城无法了解的一些先进思想 和尖端科技的知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