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问题与德育发展

——协调好德育内容中的多种矛盾关系

作 者:

作者简介:
唐克军,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研究所副教授、历史学博士

原文出处:
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

内容提要:

问题是时代的呼声。自觉的关注问题、回应问题,是我们的工作不断取得突破和进展的重要前提。学校德育的创新和发展也是如此。建国以来,对学校德育问题的自觉关注和回应,为学校德育保持自我批判、自我超越的活力从而保持与时俱进的状态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在当下,鲜明的问题意识进一步成为新时期学校德育研究的重要特征。本笔谈以对德育问题的关注为切入点,对学校德育的发展进行了多角度地探讨。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5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50多年来,在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发展中呈现出几对不可回避的矛盾。而如何统一各矛盾的两方面已成为构建德育内容的关键问题。

      一、德育内容的主导性与多样性

      德育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要求的体现,所以我国德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培养自尊自立、艰苦奋斗、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品质。这一切是对德育的统一要求,在教育中居主导地位。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地方德育资源与面临的思想道德问题有较大的差异,而且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外来文化会更多地进入我国,我们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德育环境。因此,如何把德育内容的主导性与多样性统一起来,将是我们需要长期思考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主要依靠统编教材来维护德育内容的统一性和主导性。但是统编教材难以容纳地方的多样性,乡土德育资源难以体现在德育内容中。所以增强德育内容地方性成了德育内容改革的重要方面。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思想品德教学大纲》的内容虽然强调从学生自我做起,如爱父母、尊敬老师、关心同学、爱家乡,但乡土德育材料开发不够,大而化之的东西多。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纲要》要求学校教材在统一的要求下多样化。根据这一要求,德育内容应该具有地方色彩。如中小学的思想政治课可以发掘地方的优秀人物、良好的传统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也可以把地方的改革成果、发展情况纳入德育内容。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而且指出教材内容的组织应该多样。这样,通过开发适应地方和学校的德育资源,德育内容可以呈现多样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还指出制定国家课程标准作为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这样国家通过课程标准维护德育内容的主导性。因此,通过课程标准维护其主导性,通过地方德育资源的开发增进内容的多样性,是我国德育内容发展的方向。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文化交流将更加频繁,跨文化的理解必然成为重要的德育内容。因而必须在维护我国文化的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增加其他国家文化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其他文化,尊重其他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的理解能力。

      二、内容的具体生活性与抽象性

      人是生活中的人,人是通过生活学会生活的,而人首先是从他们生活的环境、家庭和社会中直接吸取经验。因此,德育的内容应该反映生活,贴近生活。但人的本性并不是满足一定范围的生活,他要不断扩大生活的范围,要超越对现有生活的理解和提升生活的境界。这就要求德育内容超越现有生活的范围,在抽象层面上反映生活。如何协调体现生活要求的内容和抽象原则的内容是安排好德育内容的重要问题。我们认为应从具体生活的要求出发,将学生引向抽象层面的生活,而不是从抽象层面要求学生。

      过去,我国德育习惯于从抽象层面安排教育内容,其中包含过多的抽象的理想、概念。如1988年编写的小学思想品德课课本,第一课就是《时刻准备着》,即为“共产主义奋斗”。现行的高中经济常识中的“世界市场中的不平等交换”、“社会总产品”,这些离学生生活太远。小学生无法理解共产主义,中学生对世界市场缺乏了解。这种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理想和概念不可能发挥教育作用。而从生活本身出发,从生活的具体要求出发安排德育内容,能较好地发挥教育作用。所以贴近学生的具体生活,让学生学会参与具体的生活成了德育内容安排的方向。1993年国家教委基础司要求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切忌给小学生讲空洞的大道理和难以理解的政治概念,教育内容和教学要点力求“小”一点,“近”一点,“实”一点。“小”即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选择教育内容,主题要集中,表述要明白,易为小学生所理解;“近”即内容要与小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十分接近,使他们感到亲切,易于接受;“实”即教育内容要实实在在,使小学生可信、可学、可做。“小”、“近”、“实”就是要求德育内容的生活性,要为生活即是为适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会与人相处,有能力参与各方面的生活而教育。总的说,德育内容要从学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出发,反映这些生活的要求。

      虽然从学生的具体生活出发安排德育内容有利于提高德育的效果,但是德育的任务不仅仅在于了解具体的生活,而且在于超越具体的生活。实际上,人只有在抽象层面上理解生活的各方面,才能称得上懂得生活。德育必然把人引向抽象层面,在抽象层面上表达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生活。我国德育的任务是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使学生确立坚定的政治方向和法治观念。这就必然要求安排抽象层面的德育内容,如“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社会基本矛盾”、“政治文明”等。学生只有掌握这些观点和概念才能更好地把握具体的生活。

      三、德育内容的整体性与阶段性

      强化大中小学德育的整体性和衔接性是我国德育一贯的追求。但每个教育阶段是相对独立的,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这种相对独立的阶段内在的要求完满性,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内容上的重复。所以,如何保证各教育阶段德育内容的完整性和整个教育阶段的完整性是德育内容安排必须解决的矛盾。

      应该说,后一阶段的德育是前一阶段的延伸,延伸不是重复,而是提高。这就要求德育内容的安排要螺旋上升,循序渐进,各有侧重。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体系,规划好各阶段教育内容的深浅和侧重点。小学重点进行以“五爱”为中心内容的公民道德品质教育。初中侧重在公民的健康心理品质和正确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法律常识教育、社会发展常识教育和我国基本国情教育。高中则重在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大学重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以及法治观念教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