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问题与德育发展

——精神激励与德育目标建构

作 者:

作者简介:
申来津,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 房海静,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原文出处:
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

内容提要:

问题是时代的呼声。自觉的关注问题、回应问题,是我们的工作不断取得突破和进展的重要前提。学校德育的创新和发展也是如此。建国以来,对学校德育问题的自觉关注和回应,为学校德育保持自我批判、自我超越的活力从而保持与时俱进的状态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在当下,鲜明的问题意识进一步成为新时期学校德育研究的重要特征。本笔谈以对德育问题的关注为切入点,对学校德育的发展进行了多角度地探讨。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5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新世纪对德育的期待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德育作为拯救道德滑坡和心灵异化的文明活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需求。然而,德育弱效性仍是德育领域中的普遍现象。造成德育弱效性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德育目标不明确、不科学是导致德育弱效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实然德育与应然德育之间的一道屏障。我们可以尝试从新的视角——精神激励和品德构建——来探索德育目标体系。

      精神激励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与互动,它揭示精神与行为表现的相关性——因果关联,说明精神因素对个体行为选择的干预和影响。对于德育而言,精神激励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既是形式,又是内容。精神激励之所以能够作为德育的目标在于它具有丰富的能动的品格。

      首先,精神激励有两个明确的时间向度:现实态向度和未来时态向度。就现实态向度而言,德育要为被教育者提供精神动力,提升德育对象的精神状态,调动被教育者的积极性,提高预期行为的出现频率,完成品德构建的过程。就未来时态向度而言,德育要创设一种保障在将来也会出现合目的预期行为的激励机制,这种机制是以思想信念为核心的,是经被教育者思想内化而形成的精神装置,教育者的思想渗透就是为了形成这种保障机制,使受教育者永远拥有这种精神装置,在脱离学校环境后仍能自觉自愿地支出智力和体力,去“知善”“行善”。其未来时态的功能性是其成为德育终极目标的关键品格,恒久的精神动力是预期行为高频出现的最有效保障。

      其次,精神激励既有过程性,也有终极性。我们在德育过程中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为精神激励创造条件,所作所为本身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激发人的精神动力,通过激发人的动机,挖掘人的潜能,提高行为效率,从而促进人的动力之社会整合,实现社会或个体的预期目标。人的精神动力一旦被激发,行为效率的提高便成为理所当然的事。因此,精神激励不仅仅是手段,也是目的,德育工作的落脚点就是思想观念形成的内驱力对于人的行为产生的积极的推动作用。

      再次,精神激励是精神力量的对象化和现实化。精神动力是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力量,一种精神资源在不同的背景下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是不同的,换句话说,精神的作用不是静态的,可能产生波动,甚至波动很大,这从共产主义信仰和雷锋精神的影响力的变化中可以得到证实。如何建立一种使精神资源持续稳定地发挥作用的社会机制,使我们能够源源不断地获得必要的精神力量,这就必须引入精神激励来从社会中抽取更多的精神资源,而如何发挥和利用这些精神资源,使精神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仍然需要精神激励的理论与应用。

      第四,精神激励还能实现自我超越。精神激励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自我激励是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精神需要是精神激励的基础,精神激励的要素一旦经过内化而影响到人的精神结构,这种影响投射到精神需要并被强化或被抑制产生作为或不作为的动机,就会驱动行为反应,从而使人的积极性和潜能得到发挥,促成坚强的意志,使个体实现自我超越,一次次突破极限。

      由此可见,精神激励具有明显的内在特质,能够产生强烈、持久的精神动力,它是精神资源的开发手段之一,意味着对社会非物质资源的抽取和利用,其目标指向那些有价值意义的行为和某些人类追求的精神体验。精神激励是精神价值的张扬,它对人的精神构建、自我实现、领悟人生意义乃至熔铸民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正是学校德育目标的要旨所在。把德育的终极目标定位精神激励层次不仅可以解决德育目标中诸对属性之间的矛盾,还赋予德育浓郁的人文气息。

      精神激励是学校德育目标的抽象意义,它的具体直接的目标指向是品德构建。品德构建主张“知情意行”的统一,它是动态的、内外合一的动机过程,而不是静态的、平面的内容组合。品德构建从逻辑上来说,包括道德认知的获得、道德情感和意志的培养以及道德行为的驱动。学校德育目标不应该拘泥于道德认知的获得,把“知善”作为目标没有实际意义,德育实效最直观、最可靠的检验方式只能是对德育衍生行为的客观评定,而不是对德育知识掌握了多少,德育目标与智育目标不同,如果把德育目标定位于行为维度,则德育不仅可以解决认知问题,也能解决知行脱节甚至冲突的问题。

      品德构建就是要使被教育者对于诸多品格不仅要形成正确的认知,而且要培养一种可靠的情感和意志,最终将它们在需要时转化成行为。对于任何一种品格的培养,我们无非是要激起受教育者执行这一品格的精神动力。德育的直接对象是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它的任务之一就是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从终极意义考虑,德育的内容、方法、途径等都是中介性的,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以及满足人的精神需要都是激发人的精神动力、推动人的预期行为的手段。质而言之,德育主要是将经选择的精神资源通过一定的方式转化为精神动力,提升人的精神状态和人生境界,引导人的行为方向,调动人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社会或组织的预定目标。人们获得道德规范信息并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要表现出道德行为还需要激励作为转换机制,“知善”与“行善”之间的确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不是必然的因果联系、保障“知善”而“行善”的确定性就是激励机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等都存在一个由认知构建到行为操作的转换过程,认知构建仅仅是一个环节,在一定思想观念下产生预期行为才是最终目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