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阶层分化透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

作 者:

作者简介:
钱亚梅,温州师范学院法政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浙江 温州 325000)

原文出处:
探索

内容提要:

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工作和研究的对象,人文关怀价值是其内蕴的一个重大价值目标 。当代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深刻的社会阶层分化,已然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 现实社会环境,并使其人文关怀价值在新时期的继续凸显面临重大契机和挑战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5 年 05 期

字号:

      放眼当今时代,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现实社会环境已发 生了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进程中,结构转型、机 制转换、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基调,多元的、开放的社会结构正 在形成。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即工、农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分 化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出现了,诸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 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 ,这些新生的社会阶层在十六大报告中已有述及并被确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建设者”。面对深刻的社会变迁,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继续获得 鲜活的生命力,迎来更长远的发展。从价值论的角度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是近几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新视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问题,实质上也 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效用和意义问题。以往,人们对思想政治教 育价值的认识更多地局限在其社会价值方面,较为漠视其个体价值,“也称思想政治教 育的内在价值或人文关怀价值”[1],即较少关注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作为受教育者的社 会成员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对其个体利益的实现,以及对人们的人生实践所具有的直接 或间接的意义,因此也造成了现实中许多人对思想政治教育不感兴趣、思想政治工作难 收实效的尴尬局面。那么,从对已经并还在迅速分化的社会各阶层进行认真的考察、剖 析中来思索、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从而开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 面,显然意味深远且意义重大。

      一、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所内蕴的一个重大价值目标

      长期以来,人们在把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存有误区,犯了重社会“整体”轻成员“ 个体”,只见“社会”不见“人”的错误。人们习惯于抽象地谈论社会、社会关系和社 会规律,单方面强调人是历史的产物,却忘记了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历史的研究始终是把 人作为社会历史的本体基础,是以人为本的。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 思就强调过:“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人是社 会的存在物”[2]。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恩进一步明确指出:“全部人类历史 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3]“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 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4]“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 本身。”[5]由此看来,个人与社会是有机统一的。人构成社会,存在于社会,并创造 社会;社会的发展需要最终要归结为人的发展需要,人的发展在社会的发展中既是手段 也是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人的哲学,它的直接对象是现实中的人,人的 本质、人的价值、人生意义、人生理想等本质性、终极性问题正是它所密切关注的。思 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目的和专门任务,就是为了把本阶级、本社会对人们的思想政治要求 变成人们现实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行为规范,把社会目标转化为人们的奋斗目标,使 人们从“现有”水平提升到“应有”的水准,通过人们合乎社会要求的自觉行动来促进 社会的发展,并在社会的发展中不断丰富、完善和实现人自身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人文关怀价值)也得到了有机的统一。

      笔者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其人文关怀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为人们提供强大的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帮助人们解决重大的人生课题。“人 是一种有精神存在和精神生活的生命体,而今天的人类之为文明人类,其精神生活的本 性和方式之一,就是有理性和意义需要。”[6]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证明,经济增长与 物质丰盈的确能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但物质生活的丰裕并不等于精神生 活的进步,也不能自然而然地带来人们精神生活的充实。对此,许多现代西方哲学家作 过深刻的剖析。如海德格尔就曾在描绘了物性过分扩张导致人性匮乏与生存危机的图景 后指出,在把自我对象化为客体的经济活动中,人被异化为物,与物一起沦为商品,从 而丧失了自身的存在。马尔库塞也认为,现代经济、政治、科学、文艺、哲学和日常生 活已丧失了它们原有的丰富性,致使人成了“单面人”,精神危机和感觉异化日趋严重 。当代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精神与心灵也经历着如同社会大变革一般的强烈震撼 与冲击,人们以往恪守和坚持的价值、理想、信仰等受到严峻的考验,社会不同程度地 出现了道德困惑、理想迷失、信仰危机现象。有学者尖刻地指出:“人们从来没有像今 天这样强烈地需要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的支撑,需要在变动不定的世界里寻求到一个安 定的精神家园。”[7]的确,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丰富和提升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江泽民同志曾多次指出:“党的思想政治 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做人的工作,做群众的工作,涉及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等领 域,也就是人的精神生活。”[8]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性本来就具有精神 动力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们精神世界的价值导向系统,正是通过社会引导的方 式来启发人们对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思考的,从而帮助人们解决思想困惑与矛盾,疏 导情绪,维护心理平衡,更好地把握人生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超越“物”的束缚, 寻求到人生的终极目标和真正的精神归宿。

      第二,推动社会成员个体的社会化尤其是政治社会化进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本质 上是社会存在物,人的现实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但并非意味着人一出生就是一个社 会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每个人要想真正成为一个社会人,融入一定的社会生活中 ,还必须经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即通过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进入特定的社会环境中, 履行一定的社会角色,学习各种社会规范,掌握各种社会知识和技能,并在社会生活中 进行再创造。社会成员个体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获得发展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的起 点的。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来看,它的最直接的价值就是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 及道德素质,主要包括人的思想政治觉悟、道德水平、劳动态度以及事业心、责任感等 。然而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人并非天生就是政治动物,而是后天习 得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渐培育的,这个过程也可以称之为政治社 会化的过程。“政治社会化是个体认识政治现象、掌握政治知识、形成政治态度和政治 信念的过程,是个体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扮演相应的政治角色和履行政治权利和义务的 前提。”[9]人们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往往是通过政府、社区、学校、工作单位以及大 众传媒的宣传、教育、组织来推进其政治社会化进程的,人们在这些政治环境的影响下 ,通过各种形式的政治参与活动,在获得政治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发展了个体的政治心 理特性和政治能力,如对现有政治制度的政治认同感、参政议政意识、政治思辨、管理 、决策能力等。由此看来,思想政治教育是个体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