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建强 河北师范大学。(050091)

原文出处:
高校理论战线

内容提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要通过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改革,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吸引力。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5 年 01 期

字号: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关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改革。胡锦涛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抓好这项工作。今年6月10至15日,李长春同志先后到南京等地,深入高校,就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问题进行调研,提出:要深入调查研究,探索加强和改进的途径,力求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1]

      贯彻中央领导的指示,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高校学生的思想实际,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和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一项非常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为此,我们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和政治功能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和政治功能,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学生头脑,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与其他学科不同,政治性和政治功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存在根据。政治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灵魂之所在,政治功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

      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和政治功能,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争夺接班人的斗争武器,作为思想政治育人的有力工具。现在,一些大学生由于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不多,政治思想不够成熟,面临重要的政治问题往往彷徨、困惑。如果我们不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和政治功能,与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作坚决斗争,有的大学生就会在困惑和彷徨中走向歧途。例如,有的学生从实用主义出发来接受一些思潮。虽然他们对现实中的政治问题很感兴趣,但不知道怎样认识和看待。当他们通过媒体、网络、报刊等途径了解到一些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后,便尝试着解读它们,但往往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足、缺乏正确的思想作指导而走向偏激或错误,甚至得出错误结论。如果在教学中重视和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和政治功能,由教师主动把一些社会实际问题引进课堂,通过案例教学,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观点进行剖析,帮助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就会使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和政治功能,必须突出其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和观点,切忌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思想史上的一个流派来学习、了解。如果这样做,就会降低马克思主义的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将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和政治功能,还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这就要求高校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从学校党委到各职能部门、各个学院(系、部)乃至全体教职员工,都予以高度重视。要以学校党委为龙头,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和学生思想政治管理部门、“两课”教师、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为主体,全校上下齐动员,方方面面紧密配合,形成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场”。这是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和政治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环境条件。

      二、坚持“要精要管用”的原则

      邓小平告诫我们,学马列必须坚持“要精要管用”的原则。“精”是对内容的要求;“管用”是对效果的要求。

      教学内容要“精”,必须做到三点:第一,内容不能繁琐。不能片面追求内容量的过于庞大和教学时数过多,教学过程不能冗长。第二,紧紧围绕“育人”这个中心目标的要求,在博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选择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需要的最精华部分,抓住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第三,从解决现实社会问题和学生思想实际问题的要求出发,保证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创新性,具有感染力、吸引力。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讲述的内容不够“精”,重复内容多;课堂讲授过于追求理论体系的“细而全”;有的内容时代性、针对性、创新性不足等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上的重复主要表现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从纵向看,与中学政治课的内容重复。例如,中学政治课中的《经济常识》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不仅教材内容体系相差无几,而且授课时数多于大学。学生反映,大学和中学重复学习同样的知识,所以缺少兴趣。从横向看,高校的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了保持各自理论体系、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相互之间在某些内容上也有重复。虽然各门课程侧重的角度有所不同,但每门课都一味追求体系的完善性,看似全面系统,但各门课程之间的重复,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教学效果。

      有鉴于此,必须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必要调整。基本原则是:第一,与中学重复的内容,要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使大学的内容比中学讲得精深;第二,大学各门课之间的重复,要在各门课程之间协调分工,各有取舍。基本做法是:改变过去按章、节、目顺序照本宣科、逐一讲述的模式为“专题化讲授”模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框架内,以专题讲授为主要形式,把内容讲精、讲深、讲透;其它内容简讲,或者不讲,而通过教师课堂导学、学生课下自学来掌握。根据“育人”的需要,科学选择所讲专题的内容,讲授重点放在对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发展有直接指导意义的重要原理上,找准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点,用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让学生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马克思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这样,就可以使教学内容繁简适宜,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就能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性、针对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