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图
陈凤霞简历 1990年,毕业于江门市职业高中; 1993年9月,自愿支教,到白湾镇任代课老师; 1994年,获得全国“希望工程园丁奖”; 1995年,考入华南师范大学进修英语; 1996年,获得联合国“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 1997年,毕业后在广州市慈善协会工作; 1999年,辞职创办清新县凤霞中学; 2001年,与吴小莉、白岩松等人一起当选为中国志愿者形象大使; 2005年,当选广东省青年志愿者十年最有影响人物。 1994年6月号的《黄金时代》刊登了一万多字的长篇通讯《寒极里的一把火》,报道了 新会女青年陈凤霞自愿到被称为“寒极”的广东清新县白湾镇支教的感人事迹,在读者 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陈风霞的感召下,形成了新一轮捐资助学热潮。同时,杂志社 也应志愿者的要求,牵线组织了陈敏莉、胡亚军、刘维东等人到白湾以及岩背等贫困山 区支教,形成了青年志愿者参与希望工程接力的雏形。 十多年过去了,陈凤霞的现状如何?关于她的种种说法也甚嚣尘上:陈凤霞下乡支教是 为了“镀金”,是见好就收;陈凤霞的钱都是“骗来的”;她办学校发大财了。 以下将告诉读者一个真实的陈凤霞。 在支教高潮中,陈凤霞却悄然离开 1996年7月的一天,广东清新县白湾镇。 彩旗,一辆辆匆匆赶来的小车,刻意穿上新衣服的小学生,锣鼓声、鞭炮声、人声鼎 沸,都说明了一个庆典在此举行。 那是新会北安希望学校的落成仪式,受惠的当然是这个落后乡镇的师生,而施与者是 新会的政府、企业和市民,他们投资30万元建起了校舍、教师新村、用电饮水设施。大 家都沉浸在助人为乐和感恩的气氛中。 轮到陈凤霞讲话了。她是这个计划的主角,娘家新会人的捐助就是她牵线搭桥的。表 达了一番感激与祝贺的话后,陈凤霞话锋一转:“今天我就要离开白湾了,我要去读书 。” 大家都怔住了,一片沉默。突然,有一个女同学低声哭了起来。陈凤霞也眼睛红红地 说:“感谢这两年大家对我的照顾,对我来说,这是最美丽的时光和最美好的记忆,我 忘不了白湾。我希望怎么来就怎么走。” 2年前,陈凤霞是挎着一个背囊就来了,而这天,她也是拿着一个行李袋就走了,里面 装着几件换洗的衣服。而且,在仪式结束后,她当即跟着车队就离开了。 成校长说:“不给个机会吃顿饭办个仪式送送你么?” 陈凤霞就是怕麻烦大家,也想让学校省钱,更怕走不掉,山里人的盛情会销熔她结束 支教生活的决心。 山路蜿蜒,颠簸中,陈凤霞缓缓地走出了白湾。她把脸贴着车窗,欣喜中也带着留恋 ,她暗暗地对自己说:“结束了,新生活即将开始。”她什么都没有带走,留下的是白 湾因为她的到来而发生的巨变:知道白湾的人多了,捐资助学的人来了,新学校建起来 了,破旧校舍修葺一新,学生们走出了大山。而这一切都成为了过去的乐章,陈凤霞知 道,明天她将在另一条道上生活。 [记者观察] 人在骨子里有一种喜欢流浪的天性,而陈凤霞表现得尤为强烈。有一次聊天,她说将 来希望带着孩子去西藏,找个学校教书住一两年。谁不想能在不同的地方生活、体验不 同的生活方式呢?我们都沉浸在这种一边工作一边旅居的遐想中。 从新会到白湾、到广州,一路走过去,与其说陈凤霞是在“奉献”,倒不如说她是出 于自我体验自我完善的考虑,个性的因素起到更重要的作用。而客观上,她成为了最早 的自发地参加青年志愿者行动、把青春献给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的典型,这是她当初始料 不及的。 如今她是这样谈起白湾的:“我对白湾的感情,就好像是谈恋爱那样地喜欢,不是说 奉献不奉献,我可能真的也没有那样的境界。我最青春的两年留在了白湾,可是我得到 的比我失去的更多。一直到现在,我累了、疲倦了,还是会回到白湾去住几天,有一种 回家的感觉。” 到白湾支教,着实给这个善良可爱但混沌未开的少女打开一个广阔的天地,从而改变 了她一生的轨迹。 读书成了她最实际的选择 1996年9月,华南师范大学校园。 这时的陈凤霞是一名外语系的大学生,这个身份是她用支教的荣誉换来的,也是她早 有预谋的结果,她之前参加了成人高考,如果按成绩她不一定能考上,可是综合名气等 因素,最终她被保送到华南师范大学,顺理成章地实现了她的大学梦。 陈凤霞的想法很实际:“这是我自己的决定。我只是一个高中生,凭着自己的热情去 干了一些事情,社会上给了我那么高的荣誉,我没有资格以此为本钱。毕竟荣誉不能当 饭吃,读大学才是我新的起点,知识才是陪伴我一生的财富。” 刚开始的几个月,陈凤霞享受着平静的校园生活,她与5名同学住在一间宿舍,同学们 都不知道她的身份,她与学校有一种秘而不宣的默契。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突然心血来 潮,想介绍她的事迹,陈凤霞立即向老师使一个眼色,警觉后的老师立马转换了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