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大家还记忆犹新吧,去年夏天一种被命名为“冲击波”的病毒,使全球上亿台电 脑和局域网遭受强大的冲击,损失惨重,至今仍然余波荡漾。 当人们刚刚从“冲击波”中缓过气来,今年春夏之交,又一种被命名为“震荡波”的 病毒不请自来,并且通过国际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据报道,全球有三分之一 的电脑受到感染,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其实,“冲击波”也好,“震荡波”也罢,每当病毒爆发之际,包括防毒、反毒机构 ,各行各业都“手忙脚乱”了一阵,结果发现有的却还是一些乳臭未干的孩子所为,抑 或叫作“恶作剧”,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由此可见,“电脑病毒”就是指那些人利用电脑软、硬件所固有的脆弱性编制具有特 殊功能的一种程序。这种程序具有与医学病毒类似的基本特征:隐蔽、传染、自我复制 、一触即发,并且对电脑系统的文件和资源进行干扰破坏,不可预见,故名。 当人们还没意识到的时候 有人说,电脑病毒的历史比电脑诞生还要早。 当这种观点一出,众人哗然。事实上,距世界上第一台电脑的雏形ENAC诞生还有半年 时间的1945年,现代电脑理论奠基者、德国人约翰·冯·诺伊曼就提出了电脑病毒程序 的构想。他的这种过于先驱的理论在当时看来几乎是不可思议的,因此根本没引起人们 的重视和注意。 早在20世纪60年代,电脑远远没有像今天这样普及,当时还属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 贝尔实验室却拥有大量先进的电脑,那里聚集了一大批电脑天才。像道格拉斯·麦耀莱 、维特·维索斯基和罗伯特·T·莫里斯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稍懂点电脑史的人,对于“莫里斯”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罗伯特·T·莫里斯,就是著名黑客罗伯特·莫里斯——20世纪80年代那个用“Worm( 蠕虫)”病毒将美国Arpanet网搞得天翻地覆的人。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当时负责 Arpanet网络安全的正是罗伯特·T·莫里斯本人,真可谓是“父子对着干”。 在贝尔实验室里,电脑程序员虽然是一个不错的职位,但单调、枯燥也成了他们形影 不离的“伙伴”。一天,麦耀莱等为了消磨时光开发出一个叫“磁芯人战”的电脑游戏 来玩。玩法非常简单:双方各编一套程序,在电脑内相互追杀,有时还要干扰和破坏对 方的阵营,被困时也可以把自己复制一次,以达到金蝉脱壳、瞒天过海,然后逃离险境 …… 不言而喻,“磁芯大战”这个游戏已具备了当今电脑病毒所有的基本特征:破坏、自 我复制、迅速传播和普通手法无法干涉。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游戏当时还局限于贝尔实验 室内部,可称得上是最早的电脑病毒了。
在工作之余,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和程序员们都喜欢玩这个游戏。但此后不久,一些 思维敏捷的程序员很快发现: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游戏,在它的工作原理背后还隐藏 着不可想象的可怕事实。 1962年夏天,他们终于在一次例行设备测试中因意外打开维索斯基开发的另一个游戏 “达尔文”,于是在短短的两分钟之内,实验室几乎所有相互连接的电脑都陷入瘫痪, 从而导致整个测试失败。 病毒概念的正式提出 1975年,约翰·沃克尔推出了一个“动物”游戏的改良程序Pervade,这个程序可以搭 乘新版“动物”游戏的便车。每当玩家在玩这个游戏时,Pervade就会自动执行目录复 制。沃克尔是UNIVAC(通用自动计算机)系统设计师,他确信自己编的程序不会造成破坏 性的后果。 可是,偏偏事与愿违,就在这一星期内,许多企业的UNIVAC管理人员都发现电脑上出 现了“动物”游戏,而且在不断地复制,数目骤增。直至后来UNIVAC发布新版操作系统 ,改变了目录结构,Pervade程序才停止运作。这恐怕是电脑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安全攻 防战。 1983年,Unix操作系统的开发者之一——肯·汤普逊获得了一项电脑大奖。在颁奖典 礼上,他作出一个惊人之举:不仅公开证实了计算机病毒的存在,还告诉所有的听众如 何去开发一个完整的病毒程序。当时,可以说所有的人都被他的这番演讲吓得目瞪口呆 ,尤其是贝尔实验室的人,他们恨不得将他从演讲台上揪下来。 更不可思议的是,《科学美国人》月刊的专栏作家杜特尼在一篇讨论“磁芯大战”的 文章中公开表示,只要寄上两美金,任何读者都可以收到这个程序的编写资料,然后在 自己家中的电脑上开辟战场。 应该说,1983年11月6日这一天是电脑工业界一个值得特别纪念的日子,但这个纪念更 多的是带有悲哀色彩。 原来,美国南加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弗里德·科恩根据在圈内流传已久的破坏程序代码 编写了一个攻击程序。当他把程序加载到一个图形软件中进行传播之后,发现这个病毒 可以在不到一个小时里传播至系统的各个部分。接着在VAX/11机上进行攻击性试验,也 获得了成功。科恩的导师安德莱曼当时就说,这种程序类似数学版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