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万毕业生逐鹿职场 临走以前,26岁的孙桑妮在单位干的最后一件事是递交了一份令人感慨颇多的申请。 在南方某省发行量首屈一指的报社里,孙桑妮5年来一直只是一名组版录入员。2004年 ,她考上千里之外的一所重点大学的社会学研究生,临近开学离去,她向报社提出申请 ,请求保留工作籍,毕业后回原岗位工作。 “其实我最想干的事是当记者。和身边那么多的编辑记者打了5年交道,我一直都梦想 着自己明天能离开这台电脑,坐到厚玻璃隔着的那个房间,在采访中心的电脑面前写稿 。” 但是,临走之前,她没敢提出这个要求。因为,她不敢肯定3年后毕业的一名社会学硕 士能不能被这家报社录用为一名记者。 与孙桑妮的担忧相似,2005年即将走出校门的338万高校毕业生同样对自己的就业前景 不敢轻言乐观。 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全国性的扩招。200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总人数145万;2003年 ,这一数字被刷新为212万;2004年,增至280万;2005年,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数据显 示,338万高校毕业生将进入就业市场! 江苏,2005年毕业生总数将达27万人,加上2004年沉淀的部分毕业生,保守估计,200 5年进入就业市场的大学毕业生将突破30万人。浙江,2005年高校毕业生将继续以较大 幅度增长,浙江生源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5万多人,比2004年净增3万。北京,2005年高 校毕业生15.5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5万人,其中仅研究生就增加了1万人。 2005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如何? 与年年攀升的高校毕业生数量相对照的,是我国经济2000年以来8%以上的年均增长率 和呈上升趋势的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4年以来,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率一直在70% 左右徘徊。经济高速增长没有带来相应的就业高速增长,不断增多的大学毕业生使这一 问题被放大,并引起强烈关注。 这是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面对比前一年大不了多少的就业市场,他们中的一部分人 不得不承受的结果是:初次失业。 2002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使用了“弱势群体”这 个原本属于学术领域的词汇。有关学者估算,中国的“弱势群体”约有八千万至一亿人 ,他们是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在不利地位的人群, 主要有四部分人:下岗职工;“体制外”的人,即那些从来没有在国有单位工作过,靠 打零工、摆小摊养家糊口的人,以及残疾人和孤寡老人;进城农民工;较早退休的“体 制内”人员。在传统的视野中,大学生显然不属“弱势群体”之列。 近年来,城市中出现的一部分青壮年“新失业群体”又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他们以高 中、初中甚至更低学历毕业后加入失业行列,他们大多是1980年代的独生子女,他们在 应试教育中成长,在就业市场上缺乏与他们年纪相当的大学生、研究生甚至进城农民工 竞争的能力。与他们相比,大学毕业生依然是令人羡慕的强势人群。 但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有人据此认为,大学生将沦为弱势群体。 知识失业如何应对 有数据表明,尽管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今年已经达到19%,高校在校生规模超过20 00万人,跃居世界第一,中国的高等教育正进入大众化时代;与美国和日本相比,我国 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比重分别为美国的七分之一和日本的四分之一强 ;中国的大学毕业生依然是“稀缺资源”。 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除了 已经显现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之外,这一转变的很多后果也许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检验。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扩招,对社会进步和提高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将产生长远影响 。 纵观国外,高等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的过程中,知识失业的现象耐人寻味。 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处于不得其用的状态,是最为典型的知识失业。这种现象已经 在不止一个国家发生。 有资料表明,英国高等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在此过程中,英国最 大的大学伦敦大学,毕业生在1989年至1993年间的失业率曾连续上升。法国1992年公布 ,大学生约占失业者的30%。美国2001年的一场经济衰退给就业市场以无情打击,2003 年6月失业率一度达到9年来的最高的6.4%,全美证券业自2001年以来裁减了5.27万个工 作岗位,纽约裁员3.87万人。美国大学生中不少人只好面对失业的现实。日本《劳动白 皮书》公布:日本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从1991年的80%开始逐年下降,至1996年降 到65%,如今大致维持在60%~70%。印度20世纪50年代大学毕业生失业者占失业人数的1 2%,70年代上升到20%,8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失业者又比70年代增加30万人。1999年, 泰国10万名大学毕业生中至少40%找不到工作。2003年,当年毕业的韩国大学生一次就 业率仅44%。韩国一家网上就业信息公司对1087名硕士、博士、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等高 级求职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60.3%的高级人才认为他们的学历或资历对就业形成障 碍,38.3%的人甚至曾隐瞒过他们的高学历或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