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创业家,本来睡眠、休闲时间就要比别人少,跟别人一样生活怎么能创得了业?所以我只是很努力地想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詹利森 放弃接班车詹利森要瞄准世界商机 从零做起毅力创业 1973年出生的詹利森,从小在台湾垦丁务农长大。他的父亲詹中仪是一家被动组件厂负责人,在珠海、汕头都有大规模厂房,曾经非常期盼儿子接班。詹利森看着爸爸到台北打天下、开设电圈电视设备大厂却遭朋友算计,再从头做起,进而征战大陆,这种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影响着詹利森,“我心底也一直想创业!”但他想用自己觉得“应该可以做的方式”,不跟随父亲的王国,但要父亲以他为荣。 台大电机所毕业后,詹利森被国际猎头公司挖到硅谷工作,在那里,他认识了“柏克莱最年轻的教授”彼得森博士。彼得森擅长于“准分子成像”技术,在美国已拥有5家合伙公司。于是两人共同创业,把“欧美才有”的脸部辨识技术带回台湾,创办了微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过去电视新闻播放的犯罪过程监视录像带,总是一片模糊,看不清楚画面;平时商场里的摆头式监视器,也只维持固定速率缓缓地来回转动;接触式的“指纹辨识器”遇上手脏了就没辄,并存在“指纹在,不代表人在”的问题;设备昂贵的“虹膜辨识器”,只能在眼镜至瞳孔之间的距离做辨识,电影《关键报告》中的先进技术在现实世界还没出现。那么,有没有一种廉价又安全的辨识方法可以取代? 年轻的微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做的就是这种“影像辨识系统”核心算法,他们还将该技术运用到“半导体”生产管理上,以之取代两三百个劳工的“人眼、人耳”来监看生产过程,这个技术让台湾芯片制造龙头联发科公司都惊讶“竟然做出了我们一直苦寻不着的影像研究技术”!在公司内部,彼得森与詹利森分工合作,前者主司微创的技术研发,詹利森则负责开发市场,两人频繁地沟通确保产品符合市场需求。 “今年是转折点,公司就要起飞!”詹利森说,“一开始虽然很辛苦,但我不想要家里帮忙,要求自己跟别人一样从零做起。”目前,微创得到“中华开发”等多家创投公司青睐,还与海外ATM制造商三商电、NCR合作,建立“防止现行诈骗犯罪者用提款机做取款动作”的机制,例如“戴口罩、安全帽者不可提款”等。 永远没有停下来的一刻 儿子的公司成立至今不到两年,在市场上已经引人注目,詹利森的父亲非常满意。回忆创业初期,詹利森与彼得森两人蹲在租来的房子刮水泥渍,父亲看着他从起点开跑,偶尔会忍不住“想帮忙”,只是詹利森自有坚持。 虽然做出了成绩,但詹利森每个晚上、假日仍不断进修,政大智能财产法课程、交大企管在职班、日文……永远没有停下来的一刻。詹利森毫不犹豫地说:“做一个创业家,本来睡眠、休闲时间就要比别人少,跟别人一样生活怎么能创得了业?所以我只是很努力地想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创业之前要问问自己“你准备好了吗?心是不是还停留在过去”?如果目标够清楚,资金已备妥,人力有着落,那么不要犹豫就开始吧! ——陈鸿伟
事业中断陈鸿伟乘“木马”再起 假日的苗栗内湾,车阵塞成一条龙,从中正路走进“木马文化村”,周边的喧嚣瞬间静谧下来。这里充满农村庭院的朴拙,没有精致的“观光文化”,但处处可以感受主人对“在地文化”的热衷。“木马文化村”主人陈鸿伟与姐姐两人,一会儿进厨房忙烹调客家佳肴,一会儿出庭院忙解说“木马”这种传统运输木材工具的由来,遇上团体客还教做野姜花粽、捶糖精;校外教学时,两人更是不亦乐乎地讲一堆“说不完的故事”给小朋友听。 将兴趣转变成商机 陈鸿伟多年前曾是一位传统产业工程师,公司为求发展将设备移到孟加拉,有心创业的他也跟着离家一年,没想到回到台湾,却面临家庭离异的局面。 妻子、女儿的离去带给陈鸿伟相当大的打击,于是他离开传统产业,在2000年首创“有机蔬菜宅配”事业,委托各大医院做健康顾问,销路曾遍及台北,可说是生机饮食事业的先驱。但是在他心中始终存在另一种呼唤,那就是“要做对人生有意义的事”。而敏锐细腻的陈鸿伟发现,“文化”才是他灵魂的出口。 经过漫长的流浪,有一天他路过内湾,看到荒废的内湾戏院,“禁止进入”的指示牌令他想一探究竟。“这是全台惟一一座木造阁楼式戏院”,陈鸿伟惊异于内湾戏院的丰富文化内涵,于是找到戏院所有人杨胜泉的外孙女,两人一起一寸一寸地还原这座老戏院昔日的风华。直到2003年1月,终于对外开放。 老戏院受到台湾文化界人士的重视,继而又带出内湾真正的精神象征——木马。过去内湾人运木材时将木头绑在木架底座上,在山路上推行,故称“木马。”“现在木马道都年久失修、没有解说。”陈鸿伟说,“为了传承与分享,当初我跟姐姐决定发扬这个文化,请当地老师讲解,收集所有相关的资料,还到图书馆查遍文史书籍,按照原来的比例复制现在你们看到的这座木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