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老师: 您好!看了杂志上您的心理专栏文章,觉得您是个值得信赖的人。请允许我把心中的困扰向您倾诉。 我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做人要谦虚。平时,我时时处处都提醒自己要谦虚,不要骄傲。现在我高中就要毕业了,就这样走过了十二年的学习生活。可是我越来越感到,这样的谦虚却变成了一味地贬低自己,一味地压抑自己。即使取得了好成绩,也要压抑自己喜悦的心情。这“谦虚”现在弄得我越来越没有自信了。尽管我成绩一直比较优秀,却怎么也不敢放开胆子来畅想未来,绝不敢像书上介绍的成功人士那样自信地说:我将来要做一个最伟大的……然而,我又不甘于一辈子平庸,希望自己有所成功。马老师,你说究竟该不该把成功时的喜悦表现出来?那样会不会导致骄傲自满呢?究竟该怎样看待“谦虚”呢?请您帮我走出这个“谦虚”的困扰。 一个困扰的女孩 徐佳娜 徐佳娜同学: 你好!我非常理解你心中关于“谦虚”的困扰。也经常有年轻的朋友,对我诉说这样的困扰。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谦虚呢? 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人应该谦虚,年轻人更应该虚心求知,不断发展自己。然而,人们却几乎不约而同地犯了一个错误:忘记了谦虚的本意是什么。 谦虚的本意是虚心,是不自满,是不自我膨胀,是听得进批评,是让自己的心灵可以装进更多的好东西。要不怎么叫“谦受益”呢?真正的谦虚,不是“我不行”,而是为了“我能行”,一点也不排斥对自我的肯定。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人们心里,谦虚的外延被无限扩大了,以致使其内含离开了谦虚的本意。就是说,人们把许许多多并非属于谦虚的东西,当成了谦虚。 比如,面对表扬赞许,我们习惯的第一反应是连声地否认。轻者“过奖,过奖”,“不敢当,不敢当”,重者非要把自己说得一钱不值才罢休。即使个人有了成绩,也不敢自认自领,不敢流露出半点的喜悦。在学校里,很多同学都忌讳谈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习惯把大的说成小的,把小的说成没有。如果夸奖一个学生考得好,即使是真的很出色的学生,也会不好意思地说:“没什么,不过是考试的时候瞎蒙,蒙的”;如果赞赏一个学生的特长,即使明明特长很好的学生,往往也是“没什么,不过有点小小的爱好”。 为什么人们习惯这样看自己? 那是因为社会评价倾向决定了自我评价倾向。我们的社会欣赏否定的自我评价,却不欣赏肯定的自我评价,似乎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才好,谁如果喜欢肯定自我,表现出来自爱,自尊,自信,就会有人说你——骄傲,不谦虚。这还了得?骄傲,不谦虚,是个被人习惯用放大镜看的人格缺点。类似的贬义词,书面的有“狂妄”、“自负”、“自命不凡”、“自以为是”、“妄自尊大”……口头的有“自以为了不起”、“不知吃几碗干饭”……寻根求源,这是我们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西方介绍哪个人,习惯的语序是,个人的名字放在最前头,然后才是姓,才是街道,才是城市,才是国家。我们刚好相反,国家、省市、区县、乡镇,最后才是属于个人的名字。个人怎么能摆在前面? 于是,“谦虚”变质了——变成了自轻自贱,自我否定,自我压抑,自我贬损。和你一样,我们许多人从小接受的就是这样的“谦虚教育”。这种自我贬损、自我否定的所谓“谦虚”,害莫大焉。比如,心理学早有结论,世界上智商最高的民族是犹太人和华人。但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犹太人大大高于其他民族,而华人却大大低于其他民族。为什么?我们的智力之树刚刚发芽,就被摧残了,因为我们向来盲目崇尚的所谓“谦虚”,扼杀了自我,扼杀了我们个性中的才智,进而抑制了我们民族的创造性。 时代终于前进了。今天,许多人不再甘于这样所谓“谦虚”的压抑,比如你,比如很多年轻的朋友。由此说,这关于“谦虚”的困扰是令人欣喜的,因为困扰的背后是反思。更令人欣喜的是,更多的人已经开始学会说“我”,开始敢于表现自己,开始敢于张扬自己的个性。 现在,我们可以作结论了:我们应该永葆谦虚的美德。但是,我们又何须非要“谦虚”得找不到自己了不可? 说到这里,相信你已经告别“谦虚”的困扰。因为你已经知道,自信不是自满,为自己的成功而喜悦不是骄傲,真正的谦虚不是压抑自我。勇敢地表现自我,勇敢地说出自己的远大理想,勇敢地为成就自我而虚心求学努力奋斗吧! 心理咨询师 马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