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课内外作业:以兴趣为主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独生子女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5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美国的中小学,学生也要做功课或作业,但是从不以此来限制学生的活动。老师有时显得很随意,根据教材的要求、学生一时的兴趣或爱好、潮流所向,来确定作业的安排。有的内容丰富有趣,有的难度较大,有的形式别出心裁,不局限于当天或一段时间里所学的东西。只有学会动脑动手才能完成,想得高分就必须有创意。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不对作业厌烦,反而乐意去完成。他们有自己的思维,不人云亦云,甚至能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想象丰富的简笔画

      密歇根州一所学校9年级的学生,不久前在语文课上刚刚学过课文《罗密欧和朱丽叶》。老师认为,要使学生真正领会莎士比亚这篇名著绝非易事。该怎样来唤起他们的想象力呢?于是,他出了一道别出心裁的作业题——“你对这部作品是怎样理解的?请用自己最擅长的手法来加以表达。”

      第二天,学生们的作业本交上来之后,老师发现答案各种各样,应有尽有。暂且不管理解得正确与否,至少可以看出学生们态度认真,十分投入。有一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竟然在作业本上画起了画。只见朱丽叶站在中间,右手如获至宝似地捧着心上人罗密欧,左手却用力地推着她的父亲,让他靠边去。不难看出,在这位学生的眼里,朱丽叶爱罗密欧,要胜过爱她的父亲百倍千倍。

      “结婚课”上搞表演

      早在1999年,俄勒冈州巴克洛斯学校8年级以上的学生就要求选学一门名称为“结婚课”的新课程。提出这一设想的是该校的克利福·艾伦老师,他本人很早就结了婚,认为青少年在读书期间要懂得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在过去4年内,全国40多个州的初中和高中都纷纷开设了与婚姻教育相关的课程。佛罗里达州甚至规定,婚姻教育是学生拿到高中文凭的必修课程之一。

      艾伦老师使用一本名字叫《爱的艺术》的书为教材(里面集中了莎士比亚、劳伦斯等著名文学家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在课堂上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他除了让学生阅读讨论之外,还精心设计了这门课程的作业,要求学生扮演角色,上台表演。

      作业一开始,学生先选择好“妻子”或“丈夫”,起草婚礼誓言,制定蜜月计划,接着穿上“婚礼服”,在音乐声中举行教室“婚礼”。随后,“新婚夫妇”着手共同安排“婚后生活”,如查阅报纸上的“招聘启事”,到实地去看一看想“租”的房子,上超级市场打听食品的行情等。艾伦老师还别出心裁地询问“新婚夫妇”一些其他的问题:自己坐的汽车碰坏了,修理费需300美元,该如何付清?家里在外面工作的人病下1个月没有上班,银行的存款够得家里开支吗?为了使学生们认识到结婚并不是轻率和浪漫的,作业的最后还安排了“离婚”的内容。在俄勒冈州,每年平均有两万对夫妇离婚,看来,“离婚”的作业或许更具现实意义。

      通过“结婚课”的学习和作业,学生们说话时会更有逻辑推理的能力,在争执中也不会大吼大叫或诅咒对方。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甚至走出了父母亲离婚投下的阴影,因为他们懂得婚姻关系的复杂程度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一回事。

      每天写封感谢信

      9岁的贝蒂是洛杉矶郊县一所学校3年级的学生,她和同学们每天都要完成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写一封感谢信。信的内容并不复杂,或者是“今天吃的比萨饼又甜又香”“昨天晚上妈妈给我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上学时我看到路旁的野花开得真好看”……贝蒂和同学们都按照老师的要求,一字一划地把寥寥数语写在纸上。他们用只言片语向父母老师所给的一切和野花醉人的芳香表示衷心的感谢,与此同时也将生活带来的幸福和自己的成长镌刻在心上。

      应该说,贝蒂的语文老师充满智慧,富有远见卓识。他不但教了学生如何写作,而且还教会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在微不足道的点点滴滴中去发现并且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值得感谢的东西。这样的作业将使学生们在提高语文水平的同时,内心充满阳光,不把“感谢”遗忘在尘封的角落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勇于战胜人生征途上的艰难险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