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北京市6所中学的1837名(其中男生949名,女生888名)中学生进行测试发现,绝大多数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也有少数人存在心理障碍。 自责倾向 有自责倾向者所占比例最大,占被调查人数的15.73%。这些人自我评价低,自我轻视,自己责备自己,其行为受悲哀和忧郁情绪的支配,背后可能掩盖着敌意和攻击。自责倾向的形成与家长的严厉惩罚、教师的歧视和同学的嘲笑等有关。对自责倾向强的学生应当尽可能多地满足他们的需要和受到承认的欲求。家长和教师应当减少对他们的斥责和限制,为他们创造施展才能和获得承认、表扬的机会,不断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恐怖倾向 有恐怖倾向者占13.17%。恐怖倾向多表现为胆小,其中以怕黑暗地方者居多。恐怖倾向与早期教育有关,娇生惯养和过分照料会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形成胆怯的性格。中学生的恐怖倾向往往与对失败、失望和惩罚的不安混杂在一起。家长和教师应当减少过分保护和过分约束,对他们进行独立生活能力的训练,增强他们的独立性。 身体症状 由于焦虑而引起生理反应的占11.87%。他们自述经常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头痛、失眠、疲劳等症状。在这些身体症状中,有的是真正的“病”,但这些“病”同时出现时,多是由于焦虑所造成的。心中的烦恼和郁闷不能及时排解,便以身体症状进行逃避。这时对身体重症状直接进行治疗是没有用的,必须解决其真正原因——焦虑。即帮助他们正视焦虑,提高克服焦虑的勇气,找到焦虑的原因,先消除焦虑症状,身体症状才能彻底根治。 冲动倾向 有冲动倾向者占11.81%。他们坐立不安,小动作过多,好发脾气,严重者还会骂人,打架。他们当中有些人是遗传原因造成的,更多的人则是属于生活习惯不良造成或是心理不健康。家长和教师应当帮助他们端正态度,正确对待冲动,同时教给他们克服冲动的正确方法,如注意转移法,心情调节法,情绪宣泄法等。 学习焦虑 存在学习焦虑的学生占9.04%。适度的学习焦虑是一种正常的心理体验,它不仅不会影响学习,而且会促进学习。这里所得的数据是指那些学习焦虑过强的学生。他们害怕考试,害怕学校,害怕老师,甚至讨厌学习。学习焦虑在开始时是怕学习成绩不好受父母和老师批评,被同学瞧不起。如果真的学习成绩不好,受到了斥责,批评和歧视,久而久之便会产生过强的学习焦虑和考试焦虑。另外,成绩排队、选择学校、中高考压力等也是产生学习焦虑的原因。对学习焦虑过强的学生,除了要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外,最有效的办法是给他们提供更多成功的机会。在他们身上应当充分使用因人施教的原则,有意地给予容易的测验,让他们取得“良好的成绩”,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消除他们的学习焦虑。家长和教师应当尽量减少对他们的斥责,给予更多地鼓励和赞赏。 对人焦虑 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占7.62%。他们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表现出退缩、提心吊胆、拘谨老实、不敢讲话等特点。对人焦虑多是经验不足造成的,或者是家长娇惯,总是一个人在家里玩,或者是受到过大孩子的欺负不敢到外边玩,或者是缺少游戏伙伴。家长过于严厉的管教也是学生怕人的原因。要想消除对人焦虑,就必须把他放到集体当中,让他在集体活动中感到同学,老师和家长都很喜欢他,使他有安全感,进而在对人态度和交往技巧方面予以指导和训练,使之树立起对人关系上的自信心。 过敏倾向 有过敏倾向的中学生占6.91%。他们有点“神经质”,爱哭,胆怯,担心,小心眼,一点儿小事就放心不下等。过敏倾向多是家庭原因造成的。如父母有神经质,或者家庭关系紧张,家庭状况恶性循环等。对过敏倾向强的学生进行指导,应当从指导家长开始,从调整家庭环境入手,教师应当尊重他们,关注他们,帮助他们与同学建立友谊,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集体活动中恢复自信心,消除过敏倾向。 孤独倾向 有孤独倾向的中学生很少,只占被调查人数的2.12%。他们感到自己孤单,没有朋友,平时很少与同学来往,总爱一个人呆着。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若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征兆。一些中学生跳楼、割腕自杀,其最主要的原因也就是这点!如果能给这些同学们再一次生存的机会,让他们学会怎么样将自己的心思说给外界人听。那他们就会活着,外界的人会给他们很好的建议,让他们有勇气来面对问题,也不会走上无希望的路了! 早恋 中学时代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中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使得中学生的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所以自认为认真的、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却是一个令人十分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