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渴望自然地成长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校园宝贝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5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知道“素质教育”是怎么回事吗?

      知道哈佛女孩刘亦婷、被美国四所大学录取的陈欣弈吗?

      在这个全国人民都在热心大搞“素质教育”的年代,如果你对这几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小名人”还不了解,那么无论你是家长还是学生,你都没得混了。他们是素质教育的代言人,是这个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的宠儿。他们一夜之间的成名、成才充分表现出了家长、老师乃至社会对青少年提高素质的渴望,仿佛是大家都向他们靠拢,素质教育就成功了。

      再看看报纸杂志,版面上充斥着介绍奇才少年作家韩寒、电脑高手满舟的文章,接踵而来的还有《我家笨笨上剑桥》、《轻轻松松上哈佛》、《十六岁到美国》、《东大男孩》、《剑桥女孩》等一大批的“小名人传记”纷纷出炉,他们的成功把不少同龄人逼得简直想自杀:自己不比别人少根筋,为什么别人能做到的自己却做不了,为什么别人有“高素质”自己却没有?于是乎大家便开始纷纷挖掘自身的“超长因素”,力争出名,因此“小作家”、“名校高才生”们又纷纷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然而,透过这些纷纷扰扰的现象,这些事件的亲历者和记录者——我们正在成长的80’后一代,被称为“e一代”的新新人类们,对此是什么样的看法和态度?他们又从这些同龄人中的“优秀人物”身上看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对自己的生活又有什么影响?为此,我们采访了上百位初、高中生,作了大量的问卷调查,得出的结果却大大和人们所想像的不同。他们的所思所想、生活状态又是什么样子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他们真实的世界,倾听他们的声音——

      A 学习两个字好辛苦

      平日在街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或几个背着硕大的书包骑着自行车呼啸而过的中学生,他们沉甸甸的书包里装的都是些什么东西呢?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女孩们的书包里大多数装着课本、文具、课辅资料、模拟考试卷、工具书、学习类报刊、零食和娱乐杂志;男生们的书包里则有所不同:课本、各版本的考试“秘笈”、“宝典”、体育和综合类的杂志,还有侦探及武侠小说。相比之下,男生们的书包内容要比女生丰富一些,他们的兴趣、课余爱好也比女生要多一些。但是,不容乐观的是,由于过重的学生压力,使他们中的不少人产生了心情郁闷、失眠体弱、神经衰弱等病症,甚至有不少人产生了厌学情绪。

      当问及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地去学习这个问题时,不少学生的回答是:从小就这样,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大部分学生的回答还比较理智:以后的社会竞争太激烈了,想以后过得好一点还是要去学。的确,未来社会的竞争是科技与知识的竞争,没有丰富的知识就很难进入社会的主流,于是我们会经常听到家长这么对孩子说:“所有的事情都不让你干,你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现在要什么都不会给你买,学习成绩好了你什么都会有!”但是,不知道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有没有想过,有了好的成绩,就能代表很好地掌握了知识吗?即使掌握了书本知识,不与社会相接触,能算得上高素质吗?

      由于媒体的广泛关注,当代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过重已经被人们所熟知。压力重是重了点,但是他们还是得坚持下去。国内关于“素质教育”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仿佛每位家长、老师者都是“素质教育”的坚决拥护者。可是,“素质教育”究竟是一个什么概念,大家又稀里糊涂,不知道怎么说好了。报纸上“素质教育”天天讲,书店里各种各样的“素质教育丛书”摆满了柜台,学校里的老师们也经常学习如何贯彻、推行“素质教育”,但我们的中学生依然要每天背上沉重的书包去上学,还要面对做不完的功课,老师和家长评判“好学生”的标准还是要看他的成绩如何。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不得不面对这样无奈的现实:一方面迫于各方面的原因而去埋头苦学,并且违心地按照别人的要求去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比如前些时间的“钢琴热”),另一方面却要压抑自己的个性,放弃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被别人培养千篇一律的“人才”。他们接受的教育不是“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你应该向某某那样成为那样的人”。固然,中国多几个韩寒、刘亦婷、陈欣弈是好事,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可能所有的孩子都会成为他们,更何况韩寒等“优秀人物”自身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点,他们现在成长得一帆风顺,是因为成功掩盖了他们身上隐藏的缺陷,但是谁敢保证他们以后的路都会顺顺利利、一直保持着成功的姿态呢?值得我们欣慰的是,现在的许多中学生有着自己清醒而理智的思维,并不希望成为他们的翻版。

      B 请给我多一点点时间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现在,中国的中学生用于学习的时间一直没有减少,有人作过统计,每天差不多要10~15个小时,而在西方国家,青少年平均每天的学习时间则有5~7个小时。无怪乎有人说我国最苦最累的人有农民负担最重,学生压力最重。我们的中学生每天在学校里要上十几节课,回到家里还要做一大堆的作业,用于学习的时间已经占据了他们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剩下来的周六周日还要去参加各种辅导班,哪里还有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古往今来的成功者无不是从小就树立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奋斗目标,他们大多性格乐观而坚强,热爱并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不因为一时的失败和挫折而放弃,在艰苦的跋涉中一步步走向成功。时代呼唤成功人士的出现,人们也渴望在这个每天都出现奇迹的社会里获得成功,哪一个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就一番事业得到社会的认可呢?但可悲的是我们家长、老师们通常只看到了成功者辉煌的一面,却忽视了成功者在成才过程中先后天因素、偶然和必然的条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