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边缘化趋势的伦理分析

——诚信监管是恢复市场信心的原动力

作 者:
战颖 

作者简介:
战颖,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伦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北京佛恩斯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伦理学研究

内容提要:

2002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但股指却逐级下滑,股市与宏观经济出现完全“背离”的走势,股票市场的筹资功能、投资功能及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在逐渐弱化。中国股市边缘化趋势明显。其根本原因在于广大投资者对股市监管当局信心和信任的丧失。股票市场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价值追求,推进和实施诚信监管,提高监管公信力,恢复市场信心,实现股票市场的健康稳定和有序发展。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05 年 10 期

字号:

      所谓“边缘化”,是社会学上的一个概念,主要指一些越轨青少年远离主流社会,以与现行主流社会不同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来活动的现象。我所以用“边缘化趋势”而不是“边缘化”来界定中国股市,是因为中国股市并非采用了完全与国内现代金融体系不同的理念、方式及制度来运作,而是由于市场信用降低致使投资者丧失了参与市场的热情,股市持续低迷,证券公司连续亏损,基金折价,股民损失惨重,弱化了股票市场的功能。只有推进和实施诚信监管,提高监管公信力,才能恢复市场信心,发挥股市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应有作用。

      一 股票市场的边缘化趋势及其成因

      据统计,2004年深沪两市发行的98只新股共募资353.46亿元,创下1997年以来首发募资额的最低点;而同期在香港上市的33家内地公司的募资额却高达500亿港元,如果再加上网通、e龙等在美国上市的筹资,其总额已经远远超过国内A股市场,内地企业海外IPO速度加快。融资金额的缩水、国内A股市场与海外市场融资规模的失调以及优质上市资源的外流充分体现了中国股市融资功能的弱化。另据统计,从2001年到2004年底,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数量从1100家增加到1377家,总股本从3868.15亿股上升到7142.60亿股,而总市值却从48497.99亿元下降到了39458.96亿元。上市公司数量增长了25%,市值却下降了18%。中国股市成立十多年来,股民投入股市的资金有两万多亿,股民的亏损在50%左右,也就是说,股民已经亏掉一万多亿了。股票市场作为公众的投资场所,其财富蒸发速度之快,数额之大,足以让投资者望而却步,股票市场的投资功能因此而很难得以展现。股票市场的另一重要功能是资源配置功能,它通过一级市场筹资、二级市场股票的流动来实现。投资者选择成长性好、盈利潜力大的股票,抛弃业绩滑坡、收益差的股票,择优劣汰,从而达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令人失望的是,2002年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利润率为3.2%,仅仅比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略高0.3个百分点,比集体企业低2.4个百分点,比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低2.7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股市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上述中国股市融资功能、投资功能、资源配置功能的弱化,表明中国股市边缘化趋势明显。

      管理当局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出台了若干相关政策,完善了相关的制度。从暂停国有股减持、设立QFII到《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再从颁布实施类别股东表决机制到保险资金入市,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但是,一个又一个实质性利好消息被投资者当成了逃离股市的最佳时机。市场却没有像管理当局期望的那样回归理性,股市持续低迷,市场人气指数不断下降,交投依然清淡,上市公司一如既往地上演着变脸的游戏。一向以“政策市”著称的中国股市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政策失灵。

      造成股市现状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历史性的制度原因。在股市建立之初,由于其计划经济性定位,使得股市自身的资源配置功能不得不依从于国有企业脱困的目标。作为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形成的新兴市场,经历了从额度制、总量控制限报家数到通道制的过程。证券市场担当着推动国有企业重组,帮助国有企业解困的重任。为加速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支持国有企业改革,优先鼓励和支持优势国有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收购兼并有发展前景但暂时还亏损的企业,大中型国有企业剥离出的资产业绩允许被倒推模拟计算。1998年至2000年,股市为国企脱困服务的政策定位导致采用一帮一、捆绑上市模式的国有上市公司近150家左右,这便是中国资本市场上所流行的“包装上市”、“捆绑上市”。这样的一个制度安排,必然诱导更多的公司大胆“模拟”,优劣资产搭配现象普遍,经营业绩“一年好,二年差,三年亏”成了部分上市公司的通病。上市公司的申请文件经过监管当局的审查,公开报表经过中介机构的审计,所有信息经由指定媒体披露,但惟独经不起时间的检验。管理当局在履行政府职能、扶持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角色中,弱化了审查及过滤虚假信息的作用。模拟报表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源自于证券市场发展的需要以及解决国有大中型企业满足上市法规条件的需要。《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原有企业改组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应当近三年连续盈利,但是按照《公司法》要求在国企基础上改制并已运营三年的股份有限公司是极少数,大中型国有企业作为特例,允许未成立前两年的经营业绩可以按现有的公司构架模拟计算,视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三年。这样,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成股份有限公司后,就无需运行三年便可上市融资,从而满足相关法规对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条件的规定。模拟会计报表在国际会计实务中通常用于对比分析或补充说明,将模拟会计报表的结果作为发行条件显然是将模拟数据视为一种真实,也意味着管理当局对模拟数据真实性的认可。股票作为投资对象就其物质形态而言,本身不具备任何价值,其真实价值是它所对应的资本的预期盈利能力。这种真实价值在投资时刻惟一的体现形式是,发行人依据目前所拥有的真实资产及盈利能力对预期做出承诺,对这种承诺实现预期的认同完全依赖于信用。但是,模拟和假设怎么可以作为信用承诺的前提呢?

      其二,监管失当的政策原因。监管当局是市场的指导者和管理者。它通过制定政策及法律、法规来调整市场各参与主体的行为,给市场提供一种规则,然后通过引导、规范、监督、奖惩等措施,使市场各参与主体按照规则进行活动,保证市场有序运转。监管政策及法律、法规是监管当局意志和决策行为的体现,是指导市场参与主体行为的指挥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