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店楚墓竹简(以下简称“郭简”)《五行》共50支,约1275字。1998年5月出版的《郭店楚墓竹简》公布《五行图版》和《五行释文注释》之后,国内外学者结合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阅读之后,受益非浅。兹将我这几年来初读郭简《五行》的一些心得公诸于世,以就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一 型于内与不型于内:五行内化与五行外化 准确理解“型于内”与“不型于内”是解读郭简《五行》的关键。郭简《五行》开宗明义便写道: 五行:仁型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型于内谓之行;义型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型于内谓之行;礼型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型于内谓之行;智型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型于内谓之行;圣型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型于内谓之德之行(注: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第149、151页。)。 在这里《五行》的作者试图建构将社会道德规范(即五行)内化为人们的品德信念以及将人们的品德信念外化为具体的品德行为的道德体验模式。“型于内”可以理解为树立于心中,即入脑、入心,谓将社会道德规范(即仁、义、礼、智、圣)内化为人们的品德信念。“不型于内”可理解为由心中而心外,或称为“型于外”,谓人们将品德信念外化为具体的品德行为。因而,与“型于内”相对应的“德之行”可以理解为观念中的德行,或叫做品德信念;与“不型于内”相对应的“行”可以理解为实践德行,或叫做具体的品德行为。故“仁型于内”谓之仁德信念,“不型于内”谓之仁德行为;“义型于内”谓之义德信念,“不型于内”谓之义德行为;“礼型于内”谓之礼德信念,“不型于内”谓之礼德行为;“智型于内”谓之智德信念,“不型于内”谓之智德行为;“圣型于内”谓之圣德信念,“不型于内”谓之圣德行为。“圣德行为”与“圣德信念”都被称作“德之行”。注释认为“不型于内谓之德之行”的“德之”二字为衍文,当作“不型于内谓之行”(注: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第149、151页。)。庞朴先生《帛书〈五行篇〉校注》:“[仁形于内],胃(谓)之德之行;不刑(形)于[内,谓之行。义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智]刑(形)于内,胃(谓)之德之行;不刑(形)于内,胃(谓)[之]行。礼刑(形)于内,胃(谓)之德之行;不刑(形)于内,胃(谓)之行。圣刑(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庞朴先生注:“按‘德’‘行’合言之为一词,对言之则别为内外。《周礼·地官·师氏》以三德三行教国子,郑玄注:‘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注:庞朴:《帛书〈五行篇〉校注》,《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第4辑,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8页。) 那么,五行的“圣”不论是“型于内”还是“不型于内”都“谓之德之行”。为什么“仁”、“义”、“礼”、“智”四行有“型于内”与“不型于内”的区别?“型于内”则“谓之德之行”,“不型于内”则“谓之行”。为什么“德之行”有五,而“行”只有四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郭简《五行》下述陈述中找到答案。“德之行五,和谓之德。四行和谓之善。善,人道也。德,天道也。”(注:《郭店楚墓竹简》,第149、149、149、150、150页。)这就是说,“型于内”的“德之行”有五,即“仁德之行”、“义德之行”、“礼德之行”、“智德之行”、“圣德之行”,这五种道德规范都是和谐快乐地内化为品德信念,因此就叫做“德”,这种内化了的品德信念则称之为“天道”。“不型于内”的“行”有四,“仁行”、“义行”、“礼行”、“智行”,这四种道德行为都是和谐快乐地将已经内化为品德信念的仁义礼智外化为具体的品德行为,因此就叫做“善”,这种外化了的品德行为则称之为“人道”。(注:参阅郭沂:《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50页。)君子、圣人则集人道与天道于一身,他们能将“五行皆型于内而时行之”。因此,郭简《五行》写道: 君子亡中心之忧,则亡中心之智;亡中心之智,则亡中心[之型];亡中心[之型,则不]安;不安则不乐,不乐则亡德。五行皆型于内而时行之,谓之君子(注:《郭店楚墓竹简》,第149、149、149、150、150页。)。 这是说只有将仁、义、礼、智、圣等五种美好的品德规范内化为品德信念而又能时刻将这些美好的品德信念外化为品德行为的人才称得上君子,才能叫做有德。怎样才能将五行内化为品德信念进而外化为品德行为?郭简《五行》上述这一段话从反证的角度回答了这一问题,告诫人们要想成为君子,就不能没有中心之忧,因为没有中心之忧,便没有中心之智;没有中心之智,便不能将美好的品德规范内化为品德信念;没有坚定的品德信念,就不会有安稳的一贯的品德行为;没有安稳的品德行为,就不会有快乐的品德实践;没有快乐的品德实践,就不会有美德。所以只有将五种美德(五行)都深刻认识后内化为坚定的品德信念而又能坚持不懈地时刻实践见之于品德行为,才能称得上君子。也就是说,君子是能将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的人。因而君子能合内外之道,能将人道与天道有机地统一起来。将人道与天道统一起来就叫做“君子道”。“士有志于君子道谓之志士。善弗为亡近,德弗志不成,智弗思不型不安,不安不乐,不乐亡德。”(注:《郭店楚墓竹简》,第149、149、149、150、150页。)告诫人们要做有志于君子道的志士,就必须为善、志德、思智。只有在为善的道德实践中体验道德生活才能接近美德,只有志于美德才能成就美德,只有思索追求智慧才能得到成就美德的智慧。只有清醒地思考思索才能明察,只有长久地思索追求才能将美好的品德规范内化为美好的安定的品德信念,只有确立了坚定的品德信念,才能安于五行、乐于五行,只有安于五行、乐于五行(即外化为仁义礼智圣五种美好的品德行为)才能称得上有德。故知唯有君子道既能将五行型于内而内化为五德之行又能将五行不型于内而外化为行,并将内化了的五德信念与外化了的五德行为有机地统一起来。反之,便是不仁、不智、不义、不礼、不圣,因而不近善、不成德、不得智。故曰:“未尝闻君子道,谓之不聪。未尝见贤人,谓之不明。闻君子道而不智其君子道也,谓之不圣。见贤人而不智其有德,谓之不智。”(注:《郭店楚墓竹简》,第149、149、149、150、150页。)告诫人们美好的品德信念和美好的品德行为都必须在道德体验中受到检验,尤其是在对待君子道和贤人的态度上得到充分的检验。这是德与善探索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