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视域中的中西信任观

作 者:

作者简介:
林滨,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讲师/李萍,中山大学马克思主 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 510275)

原文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中国作为典型的东方国家与西方社会在进入文明时代的路径、文化传统等方面具有明 显差异,本文试图在比较的视野下对中西方信任观的同异及其特点作初步探讨。其相同 之处:在信任与人的向度上,中西方皆从本体论的高度予以诠释;在信任与社会的向度 上,中西方皆将信任视为维持社会秩序的保障。其相异之处:诚信取意不同——作为个 人品质的诚信和作为平等主体交往的信用;维系诚信的载体不同——心性和契约;诚信 的社会机制不同——单方承诺、良心维系和双方契约、法律保障。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05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随着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发展,“传统伦理的现代转型”正以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

      的方式呈现出来。诚信,这个曾经是中华民族立人之本的“为人之性”,在市场经济的 “解构”中正发生着变异。的确,“诚信问题”伴随中国社会的转型已经凸显出来,其 角色亦由个人品质、私人交往领域的有限制信任道德,转为公共生活的普遍要求,传统 诚信伦理能否承应这种要求?其变异的合理性何在?显然,理性的批判是发展建构的必要 前提和基础,不同文化传统、不同文明路径、不同发展阶段的中西诚信观的比较视域, 无疑为建立适应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信任伦理提供理论的参考与实践的引导。

      一、中西信任观的差异性

      纵观中西社会文明变迁的历史,诚信问题均为文明之意,道德之首,但对诚信为何、

      何以诚信、对谁诚信等具体问题的回答是不同的。中西信任观的差异是在中西不同文化

      传统与思想的观照中、在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经济的经纬交错中逐渐展现的,主要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对诚信取意的轻重不同。从词义来看,在英文中,believe、trust、credit三 个词常用来表达信任的概念。“《韦氏英语辞典(1996)》,believe作为动词使用,表 示接受某件事物的真实性,确信某事的好意、功效、能力或认为是真实可靠的(第104页

      )。在这个意义上,believe主要强调事物的物理特征。另一方面trust被解释为对人或 对物的特性、能力、力量和真实性的确实信赖,或者是对人的信任(第1296页),强调对 人性的期待,从trust引伸出来的关联词有trustful、trustworthy和entrust等等,这 类词常用于表示人际间的信任。再者credit用来表示对事物真实性的信任、好的名声、 荣誉或认可等意(第272页)。”[1](P67)

      在中文里,与英语三个词相对应的是四个概念,即信、信任、信赖和信用。信字,本

      意是“言语真实。诚实不欺”,与“诚”一字含义基本相同。东汉学者许慎(58~147)

      的《说文解字》解释说“诚,信也”[2](P62)。诚、信互训,表明含义一致。信的第一

      种基本含义是诚、实、专一不移、不欺等,朱熹认为“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

      3](P2878)。儒家学说的仁、义、理、智、信这五常之一的信,就是指这一含义。信的

      第二种含义和英文中的believe相似,即当信与其他汉字连用指信任、信赖时,大体是 指相信、信行,即给予他人信任,不怀疑他人的可信性。“信”的这种本质体现在人际 交往中就是信任,如《论语·学而》所云:“与朋友交,言而有信。”[4](P3)“‘任 ’在汉语中的意思是‘使用’或‘任用’,因此,‘信任’表示相信和托付。……汉字 的‘赖’意思是‘依赖’和‘依靠’,‘信赖’意指‘信任’和‘依赖’或信任他人, ‘信任’和‘信赖’在强调人的可信性方面非常相似,两个词通常作为同一概念替换使 用,只是信任比较具体,信赖比较抽象。……‘信用’的原意是指相信和使用,与信任 相似,但是这一用法在目前已少见,在日常生活中作为名词使用,表示‘遵守诺言’、 ‘守信’和‘信誉’……和英文的credit意思比较接近。”[1](P68)

      通过对“信”字的字意分析,我们概括出与信密切的三个词:诚信、信任与信用。在

      三者之间,诚信是指个人的品性真实不欺;信任是指个人对他人的相信而敢于托付的程

      度;信用则是诚信与信任之间的中介,一个人可以通过实践诚信而具有好的信用,从而

      获得别人的信任。不过,尽管在中英文中皆有三个具相似含义的词,但从中西文明历史 变迁与实践的角度,中西信任观的取意之重或侧重向度是不同的。中国的“信”着重于 诚信,西方的“信”突出“信用”,两者以此不同的向度构建了不同的信任观。

      其二,维系诚信的载体不同。在中国信任观的思想中,关注的重点是诚信,而诚信又

      源于良心,是与固于内心的“忠”的德性密切相关,春秋时期的《国语·晋语》说:“ 忠自中,而信自身,其为德也深矣,其为本也固矣,故不可抈也。”[5](P464)意思是 说:忠发自内心,信是力行承诺,这样德行因为有深厚的基础,才不会动摇。宋代学者 陆九渊也指出:“忠者何?不欺之谓也;信者何?不妄之谓也。人而不欺,何往而非忠; 人而不妄,何往而非信。忠与信初非有二也。特由其不欺于中而言之,则名之以忠;由 其不妄于外而言之,则名之以信。果且有忠而不信者乎?果且有信而不忠者乎?名虽不同 ,总其实而言之,不过良心之存,诚实无伪,斯可谓之忠信矣。”[6](卷32,P374)显 然,这里的“不欺”,即不虚情假意,强调的是内心态度;“不妄”,即不妄说,不说 谎,强调的是外显言行。由此,信不过是忠的外显,两者的共同的本质是“良心之存, 诚实无伪”。即维系“信”之载体在于人的心性,因此,对个体诚信的培养就理所当然 地在心性层面进行,反求自身,通过修身养性来实现。

      儒家学说一贯将道德的学习和修养称之为“为己之学”,这种学问的特点是“入乎耳

      ,乎心”,造就和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德首先就是要有一颗诚心,所谓诚,用古人的话

      说就是“毋自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实实在在,真真切切,不自欺欺人。诚是一种精

      神的状态和境界,同时也是一个修习的过程。《大学》把诚意作为修德之要旨,朱熹《

      集注》说:“诚其意者,自修之首也……言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

      而禁止其自欺,使其恶恶则如恶恶臭,好善则如好好色,皆务决去而求必得之,以自快

      足于己,不可徒苟且以徇外而为人也。然其实与不实,盖有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者 ,故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7](P7)不能自诚其意,修德就无从谈起。诚意所达到 的程度,又决定了一个人修德所达到的程度。《中庸》说:“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能赞天地之 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8](P420)“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到了至诚的境界, 自我高度统一,自我的天然性就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来,最终达到赞助天地化育的境界。 可以说,只有修身养性,以诚待人,人才能形成诚信的人格,才会赢得人们的普遍信赖 。自尊者人尊之,自敬者人敬之,自信者人信之,这是人际交往的必然规律。可以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主要是被作为对人的基本评价尺度和人们应当遵循的基本生活 信条,沿着道德层面,在心性之学的纬度中发展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