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是中国教育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一时期官学衰落,私学兴起,学术 下移,养士用士,百家争鸣。百家之中,又以儒、墨、道、法四家为最。故今人探讨先 秦诸子,多以儒、墨、道、法四家为代表。 从对后世道德教育的影响来说,无论在当时或在后世,在国内或国外,诸子百家中又 以儒家影响最大。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经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潜移默化于中华 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意识准则、精神支柱和传统习俗,构成有别于西方传统 的中华文明的典范文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方其他国家,并远及欧美。尤其是 儒家在道德教育领域创立的许多思想、方法成为后世学习的楷模,行为的典范。 几乎与孔子同时的墨家——墨子、道家——老子及产生时间稍晚的法家——商鞅、韩 非子,与儒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他们对道德教育没有严密、系统的思想,但是 他们的政治、思想主张和教育实践对道德教育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道德教育的目的 、内容、方法上都有一些独到见解,值得后人认真加以研究。 一、四大家在道德教育目的上的差异 儒家的教育目标是仁智合一的“贤士”。孔子继承了西周“敬德保民”思想,主张以 “德政”治国安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1](《论语·为政 》)德政是要由人来实施的,所以培养修己安人的贤士就是教育的唯一目的。他的教育 内容有四种,即:“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德行的教育列于各科之 首。他教诲学生:“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 学文。”(《论语·学而》)认为学生首先要学习德行,做一个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人, 其次才是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所以在其整个教育中,道德教育居于首要地位。 孔子对学生的评价,也是把德的标准置于才能之上的。他认为颜回好学,不是说他的知 识丰富,才能高超,而是指颜回的品德比别人高尚。[2]一个人的知识才能再好,如果 没有好的品质,也是不足道的。孔子认为,道德的价值高于人的知识才能,在各种教育 中,道德教育处于第一位。孟子进一步提出“大丈夫”理想人格的修养目标。他将人的 道德境界分为六个层次。“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 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孟子·尽心章句下》)神圣之人非常 人可达,美、大、信、善之人则人人可为。被称为“别宗”的荀子认为,尽管人性是恶 的,但通过自己的学习,也可以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因此在道德教育的内容和作用上, 他认为对“礼”的学习是道德教育对人性本恶的唯一补救方法,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 “化性起伪”的作用。所以,荀子教育目的起点是培养既懂“礼”、“法”,又行“礼 ”、“法”的“卿相士大夫”,最高目标是使人成为“圣人”。[3] 总之,儒家认为道德教育是对个人本性的改良或提高。对社会而言,道德教育应以改 造国家、改良社会为目的。用孔子自己的话可以概括为“己立”、“立人”、“己达” 、“达人”。立,含义有站立、成立、创建的意思,在《论语》中出现了25次;达,有 通达、顺利、闻达、完成的意思,在《论语》中出现了20次。这两个字同时出现在《雍 也》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 是孔子回答子贡问仁时说的话。简单翻译就是:仁者,自己要立得住脚,便要让他人也 站得住脚。自己想达,便也帮助他人能达。能够从近身的一点一滴做起,并推行开去, 可以说是行“仁道”的方法了。 相对于孔子道德教育的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目的论,墨子虽然没有明确的“立人 ”主张,但是在道德教育目的上,他也主张培养“贤士”、“兼士”。他兴办私学,广 招学生,以“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而天下和庶民阜”[4](《墨子· 尚贤下》)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把培养实践“兼相爱、交相利”的“贤士”、“兼士 ”作为自己的使命。以上两家区别在于:儒家尤其是孔子的道德教育目的可概括为“内 圣外王”,含有个人、社会目的的两层意思。对个人而言,道德教育是对于个人本性的 改良或提高。对社会而言,道德教育则以改造国家、改良社会为其目的的。所以在目的 的达成上也有两个层次的选择:“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章 句上》)墨子是一个“摩顶放踵”、热心救世、为民兴利除害的社会活动家,认为凡是 “利人”、“利天下”的行为,就是“义”,凡是“亏人自利”、“害人”、“害天下 ”的行为就是“不义”。所以墨子的行为准则是:“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 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墨子·非乐上》)墨子 把“仁义”作为一种至善的道德追求而不是虚幻的言论,是为实现天下人的现实利益服 务的实践,为义的“贤士”、“兼士”。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即必须“有力者疾以助人 ,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墨子·尚贤下》)给他人、天下人带来实际 的利益,使“天下和庶民阜”。 老子把“无为”作为人类道德生活的最高原则和人的至善品德。他说:“道常无为而 无不为。”他认为,人人做到“无为”即朴素无欲,无所作为,即能“天下将自定”( 《老子·为政第三十七》)。老子宣扬“无为”的道德教育观,目的是实现“其政闷闷 ,其民醇醇”(《老子·顺化第五十八》)的道德理想,看上去他的道德教育似乎是无目 的的、无作为的,其实不然,道家同样有自己的道德教育目的。撇开历来的争论,我们 基本可以确定老子思想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其特性是自然、 无为、虚静、柔弱、不先、不争,人应当效法“道”,清静无为,绝圣弃智,放弃争斗 ,以柔为贵。老子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以大道自然的精神来治理社会,使人心归真。道 家也有自己需要养成的理想人格,就是“神人”、“真人”、“至人”等(皆为庄子语) 。这几种理想人格并不是如孔子为理想划分的不同层次的目标那样,而是从不同的角度 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神人”是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逍 遥游》)的完全超脱社会、超越生死的精神、绝对自由的人格境界;“真人”是一种“ 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庄子·渔父》),即使身居俗世,也不为俗累,不以 心背道,“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庄子·逍遥游》)的独立人 格;“至人”是一种“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的化解物我差异,具有虚己无我的精神境 界(《庄子·人间世》)。可见,道家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实现天人合一、自然归真的独 立人格。当然老子与庄子各自对理想人格有不同的表述,老子重隐藏自我,以无为而无 不为;庄子所求的不是以利国利民为己任,而是人的个性解放与独立,这一点到了玄学 更加得到发展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