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德性智慧的三个来源及其当代审视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承贵,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 210093)

原文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

内容提要:

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史中,对德性的来源有三种解释,即道德源于天(自然)道、来源于 性(心性)道和来源于人(社会)道。这些解释不仅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在建造伦理道德 方面的独特智慧;而且对于更准确地理解中国传统道德、对于清除近世以来所形成的对 道德的错误观念、对如何使德性由“潜在”变为“现在”、对如何建设德性社会等都具 有特别的启示意义。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05 年 05 期

字号:

      这里所谓德性智慧,包括德性及使德性成为人的内在品质的方式双重内涵。具体言之 有:生态德性智慧(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德性智慧)、制度德性智慧(规范人与群、人与 他人关系的德性智慧)、精神德性智慧(表征人生境界和品质的德性智慧)、生存德性智 慧(调理生存状态、提升自我生存质量的德性智慧)和滋养德性智慧(自我修养德性智慧) 等类型。在把道德作为意识形态的语境中,道德被认定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德性是相应 社会存在、社会关系的观念形态;在把道德作为上帝意志表现的语境中,德性来源于上 帝的启示。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德性的来源做过极具价值的探讨,并形成了颇具自己特色 的解释方式。

      天道设教:传统德性智慧的自然之源

      “天道(自然)设教”是指将诸般德性视为自然之天所赐或自然现象的人文化复制与转 换,所谓“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注:《孟子·万章章句上》。)即是说, 大自然虽不言语,但大自然的运行及大自然中所发生的阳光普照、风雨博施、四时不辍 等“事象”,都可成为人类效仿和反思的德性源泉。由生态德性智慧看,人类何以要生 态地对待自然?或者说人类对待自然何以要秉持德性态度?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这是自 然的告诫。“自然无为”之德即“效法”自然而来——“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 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注:《庄子·知北游》。)圣人 无为、不作,正是其能深刻体悟到“天地之美”,能把握“万物之理”的结果。这个“ 天地之美”就是自然而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注:《道德 经》二十五章。)儒家秉持生生之德,关爱庶类,如“民胞物与”之爱,正是源自对天 道“行”与“事”的体悟。张载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 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注:《正蒙·乾 称》。)天好比父亲,地好比母亲,我处其中,充塞天地者是我的身体,统率天地者是 我的性灵,因而人与天地为一体。既然天地乃人之父母,故人与天地为同胞;既然万物 皆与我为一体,故人类与物为同伴,因而人类应爱护自然。杨简说:“吾之血气形骸乃 清浊阴阳之气合而成之者也,吾未见夫天与地与人之有三也。三者形也,一者性也,亦 曰道也,又曰易也,名言不同而其实一体也。”(注:《己易》,《慈湖先生遗书》卷 七。)既然人的血肉之躯乃由各种“气”和合而成,那么,人与天与地是名异而实同; 既然人乃宇宙之一“气”而与人与自然为一体,那么,人有什么理由破坏自然呢?人有 什么理由不确立善待自然的德性态度呢?

      由精神德性智慧看。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史中的精神德性智慧,有相当部分是受大自然 “行”与“事”的启示而来。比如,人何以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乃是因为大自然 向人类展示的运行不缀、生机蓬勃的“气象”,就是一种“自强不息”的品质——“天 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注:《易传·象辞上》。)可见,“自强不息”作为一种健 康的精神德性是“天道”刚健有力而运行不辍现象的人文化之成果。人何以要有“宽厚 容异”的品质?大自然告诉人们,积累良好的德行才会百行无忧——“地势坤,君子以 厚德载物。”(注:《易传·象辞上》。)而具宽容之德才能蓄众:“地中有水,师。君 子以容民蓄众。”地可以容纳各种不同的水,这种容众纳异之气度,应为君子所效仿。 人何以要有公正无私的精神?因为大自然正是有了公正无私之德而永恒存在:“子夏曰 :‘三王之德参与天地,敢问何如斯可谓参天地矣!孔子曰:‘奉三无私以劳天下。’ 子夏曰:‘敢问何谓三无私?’孔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 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注:《礼记·孔子闲居》。)君主凭什么而参天地而 与天、地并立为三呢?孔子认为凭“三无私”之德。所谓“三无私”就是像天一样覆盖 万物而无一丝厚此薄彼;像地一样承载万物而无一丝亲疏之别;像日月照耀万物一样, 而无一丝分配不均。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正是帝王、君子、也是人类所 应学习的品德。“公平博爱”是人类渴求的一种美德和理想,而自然的“行”与“事” 在此方面也有教于人类者。所谓“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 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 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注:《道德经》七十七章。)在老子看来,大自然之“行 ”如张弓射箭,高则抑之,下者举之,使之平衡;也如地上流水,盈者损之,亏者充之 ,这叫“损有余以补不足”,但人间世道却是损不足以奉有余,因而人应该学习天道中 的“公平博爱”之品质。

      由生存德性智慧看。人生存在世上,如何生活得更好,如何工作得更成功,如何不让 本性遭到异化,大自然也有切实的告诫:“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生;外其身而身存。”(注:《道德经》七章。)圣人置身人后却能 保全生命,置身度外却能安然无恙,乃是因为圣人体悟到大自然“不自生”的智慧。而 且,大自然对于万物“不有”、“不恃”、“不宰”之“行”,是最深邃的德性:“生 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注:《道德经》十章。)生养 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服务万物而不自恃有功,使万物成长而不宰制它们,这样,天地自 然才长久而存。因此,人如果想活得像天地那样长久,当学习这种“不有”、“不恃” 、“不宰”之“玄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