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基因作物的研究现状 人类要生存首先要解决温饱问题,农业是满足人类温饱需要的必要生产活动。世界人口持续增长,增长速度日益加快,人口倍增时间大为缩短[1],联合国2001年2月28日发布的人口报告认为,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3亿,预计本世纪全球人口很可能突破100亿。另一方面,伴随着工业生产与城市扩张,以及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和过度耕作,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世界各国都面临着耕地不断减少、土壤流失加剧、土壤质量不断降低等共同问题[2][3]。人门激增、耕地减少和土壤质量降低等多方面的压力使世界面临着农业危机,粮食安全成为全人类在新世纪面临的重要问题。绿色革命的创始人,诺贝尔奖获得者诺曼·博洛格(Norman Borlaug)估计:“要满足预期的食品需求,到2025年,所有谷物的平均产量必须比1990年的平均产量高出80%。”这些增长必须主要源自生物技术手段,而不是扩大耕地面积和增强灌溉[4]。 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和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转基因农作物(GMC,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在全世界的商业化推广种植,深刻影响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效益,在解决环境恶化、资源匮乏、效益衰减、缓解粮食短缺压力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作用。世界粮农组织(FAO)对转基因技术评价很高(注:参见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FAO Statement on Biotechnology.2000.3.(http://www.fao.org/biotech/index.asp)),认为转基因技术是“保持农、林、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手段”,在满足“新世纪因人口激增和城市化加剧”而对农业产品提出更高的需求方面具有“明显的支撑作用”。 利用基因工程定向改造作物,可以大大加速优良作物的筛选和培育过程,而且与常规育种方法相比,通过基因工程改良农作物,可以打破物种界线,充分利用生物的遗传资源。因此使用基因工程技术来增强作物抗性、提高产量和品质、增加营养含量,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和科学家的关注。 经美国农业部(USDA)和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的批准,Calgene公司开发的延熟保鲜番茄
于1994年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成为世界第一例成功将商品产业化的转基因植物,以后的十年是转基因植物研究和商品化生产蓬勃发展的快速时期[5]。 据ISAAA(International Service for the Acquisition of Agri-biotech Applications)的最新统计,从1996年到2003年的8年间,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见表1)、种植国家、产出效益均有大幅度的增加。2003年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总数达到18个,其中11个是发展中国家,7个是发达国家。纵观近年的发展,转基因作物种植国家数量持续增加,从1996年的6个,1998年的9个,2001年的13个,到2003年的18个。就种植面积而言,1996年至2003年的8年间,转基因作物的全球种植面积增加了40倍,从1996年的170万公顷增加到了2003年的6770万公顷。2003年,转基因作物的全球市场价值估计为45亿到47.5亿美元(注:参见International Service for the Acquisition of Agri-biotech Applications(ISAAA).ISAAA Briefs NO.30-2003-Global Status of Commercialized Transgenie Crops:2003.(http://www.isaaa.org/))。 表1 1996-2003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百万公顷)[7] 年度 面积 年度 面积 1996 1.7 2000 44.2 1997 11.0 2001 52.6 1998 27.8 2002 58.7 1999 39.9 2003 67.7 二、转基因作物安全性争论 基因工程最重要的特征是将外源DNA引入到一种新的生物中进行扩增和表达,在全新的遗传背景下行使其生物学功能,这赋予了基因工程跨越天然物种的屏障能力,克服了固有的生物种间基因交流的限制,能够人为进行远缘甚至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基因组合,使人类定向改良现有物种和创造新物种成为可能。 正由于基因工程具有这样强大的威力和潜力,加之传媒的一些负面报道和科学界的一些“实验证据”,国际社会对转基因的安全性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和激烈的争论,其程度不亚于核弹的发明所引发的广泛国际关注。虽然十年来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和商品化生产呈现出蓬勃生机,但同时反对转基因的声音也此起彼伏。国际上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出现了较大的争议,甚至出现冲突。这些矛盾的爆发与以下几个事件有一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