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建制的类型及其伦理样态

作 者:
王珏 

作者简介:
王珏,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 南京 210096)

原文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科学的社会建制是一个历史的过程。自从17世纪科学成为一种社会建制以来,到目前为止,人类有小科学和大科学这两种科学建制类型。由于科学建制的类型和结构不同,科学伦理也呈现了不同的样态。与小科学建制结构相应的是以科学家职业道德为核心的科学伦理样态,与大科学建制结构相应的是以伦理的社会建制为特点的科学伦理样态。大科学建制时代的我们,应关注科学伦理的社会建制化。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05 年 03 期

字号:

      17世纪,科学开始成为一种社会建制。科学建制的出现,是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自此,有了专门从事科学活动的人群、团体及相应的社会机构和附属设置,也有了科学活动的指导规则及道德要求。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伦理学,是在科学成为相对独立的人类实践活动之后出现的。科学的相对独立化过程是与科学建制化过程一致的,到目前为止,人类的科学建制大体经历了“小科学”建制和“大科学”建制两个发展阶段,与之相应,科学伦理的发展呈现了科学伦理个体良心制和科学伦理社会建制化的两种科学伦理样态。

      一、科学建制的类型

      建制原是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表示一种社会的稳定模式和安排,指一种有秩序、有组织、有物质内涵的社会结构。任何一种科学、文化发展到比较充分的阶段,都会形成一套自身的价值观念体系、制度体系及器物体系,即会出现社会建制。社会建制是人类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行动发生的结构框架。当社会分工造成某种特定的活动并且这种活动已具有相当规模,因其具有重要的价值而被社会认可,成为一个特定的领域,并且在这个领域中存在着有自身特点的价值准则、行为规范、组织形式和设施的社会结构,便出现了社会建制。社会建制是一种主要的社会结构形式,它是使社会运行的各部分有机地联贯在一起的一种主要方式。一般说来,社会建制由价值观、社会规范体系、维护建制的权威及社会建制的实际承载物构成。

      科学的社会建制是指自然科学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因其自身的价值日益为社会认可,科学已成为一独立的领域,有着自身的精神气质、行为规范、组织形式和科学设施的社会结构,它是现实科学运行的结构框架。科学建制的出现表明科学摆脱自发随意状态步入自为建构的过程。

      人类的科学建制大体经历了“小科学”建制和“大科学”建制两个发展阶段。从近代科学的产生到19世纪末属于“小科学”建制时期,从19世纪末至今属于“大科学”建制时期。

      最早使用“小科学”、“大科学”提法的是美国科学史学家普赖斯,他在《小科学,大科学》一书中最早涉及这两个概念,虽然在书中他未明确给予定义,但认为“大科学”较之“小科学”不仅仅是规模上的扩大,指出“任何认为从小科学过渡到大科学的过程纯属其规模的改变是一种天真的思想”。[1](P.13)根据大型实验装置和项目目标的特点,大科学研究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需要巨额投资建设、运行和维护大型研究设施的“工程式”大科学研究,如国际空间站计划等研究活动;第二类是需要跨学科合作的大规模、大尺度的前沿性科学研究项目,通常围绕一个总体研究目标由众多科学家有组织有分工有协作相对分散开展研究,如人类基因图谱研究等。总体说来,大科学主要表现为投资强度大、多学科交叉、需要昂贵且复杂的实验设备和研究目标宏大。如曼哈顿工程,具有典型的大科学特征。1942年,为了研制原子弹,美国动员了来自不同学科的科技人员十四万人,工程负责人物理学家奥本海默有效地把不同学科、不同行业的人员组织起来,进行有效分工,使他们密切合作,充分交流,形成一个强大的整体,工程历时三年,完成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可以说,这一研究成果参与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众多、投资强度大、多学科交叉的特征特别明显。

      大科学和小科学具有很大的区别。小科学时代的科研活动特点是:研究对象为自然界;使用的仪器是“单参数”仪器;科研的目的是增长人类知识;采用的方法多半是分析方法;思想方法是机械决定论;习惯于个人自由研究;动力来源于个人奋斗;选题根据个人兴趣;经费为个人资助,等等。大科学时代的科研活动特点是:研究对象为自然、社会和人;使用的仪器是以“二次仪器”为中心的仪器系统;科研的目的包括人类知识的增长和这些知识的开发应用;采用的方法为系统方法;思想方法往往是统计决定论和系统决定论;喜欢协作研究;动力来自社会的需要;选题来源自于社会特别是经济部门的要求;经费为国家、企业等资助,等等。

      二、科学建制的结构与伦理样态

      四百年前,科学开始了建制化的历程。小科学时代,科学建制的主要目标是扩展确证无误的知识,科学共同体的社会规范的核心精神是保证科学知识的客观性,这种规范实质上是一种准伦理规范,科学伦理是以科学家的职业道德为内核的伦理样态。大科学时代,随着科学的社会功能日益突显,科学建制的总体目标转向为人类及其生存环境谋取最大的福利,为此,科学界展开了科学伦理的新建构,形成了科学伦理以伦理的社会建制为特点的伦理样态。

      1.小科学建制的结构与以科学家职业道德为核心的科学伦理样态

      小科学时代的科学主要依据科学家个体进行科研活动,科研活动的兴趣出于个人,科研选题由自己确立,科研活动由科学家本人自由开展,科研活动经费来自个体资助,科研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探求真理、增长人类知识。在小科学时代科研活动展开中所涉及的社会关系较为简单,主要是科学家与科学活动群体或科学共同体间的关系,尽管在科研经费的资助上可能有个人出资,但出资人出资也是出于对真理的热爱,他并不参与知识的管理、支配、占有和评价,科学知识的支配、管理、占有主要是科学共同体内进行的,科学家与出资人间并不构成真正的社会关系。小科学建制的结构是以科学家个人活动为主的特征,科学家与科学共同体的关系是其主要社会关系。

      小科学建制时代科学伦理的主要样态,是强调科学家个体的职业道德、科学的精神气质为特征的伦理样态。

      这种科学建制所要求的科学伦理,关注维持科学活动本身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气质和规范体系,强调科学家本人的职业操守。默顿规范,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科学共同体得以成立的必备条件,也被视为科学的精神特质,科学家的行为准则依据。默顿在其《科学社会学》一书中提出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及有条理的怀疑态度四条规范,并认为它们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特质。普遍性认为,科学家有祖国但科学无国界,对科学成果的评价,不应考虑种族、性别、年龄、宗教、个人品质等这类非认知性因素,普遍性也意味着科学是一项向全人类开放的普遍事业,强调科学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公有性要求,科学家公开科研成果,认为“科学上的重大发现都是社会协作的产物,因此它们属于社会所有。它们构成了共同的遗产,发现者个人对这类遗产的权利是极其有限的。”[2](P.369-370)无私利性认为,科研活动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科学家不应为个人的私利,而应为“科学的目的”做研究;有条理的怀疑要求,科学家对科学成果应始终保持一种批判的态度,它不断言存在绝对的权威,也不承认有永恒的真理。默顿认为,这些有感情情调的、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内化便成为科学家的科学良心,外化便成为社会的科学意识。“科学的精神特质是指约束科学家的有情感色彩的价值观和规范的综合体。这些规范以规定、禁止、偏好和许可的方式表达。它们借助于制度性价值而合法化。这些通过戒律和儆戒传达、通过赞许而加强的必不可少的规范,在不同程度上被科学家内化了,因而形成了他的科学良知,或者用近来人们喜欢的术语说,形成了他的超我。”[2](P.36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