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伦理学是一门以政治道德为研究对象的应用伦理学学科,是政治学和伦理学相互交叉渗透的产物,主要研究政治领域中各种道德现象的产生、本质、作用以及演变发展的规律,研究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和各种政治行为的道德价值与道德评价,内容涉及到政治道德的基本理论、道德与政治行为、德治与法治、权利与义务、政治道德规范、政府道德或国家道德、国际政治道德以及政治道德的评价、选择与教育、修养问题。政治伦理学拥有非常丰富的思想资源,西方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到近代洛克的《政府论》,直至现代罗尔斯的《正义论》,诺齐克的《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中国自先秦时代儒家的德治仁政、法家的法治、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政治,到唐代吴兢编撰的《贞观政要》,再到近代胡礼垣、何启合著的《新政真诠》,刘师培《无政府主义平等观》,直到毛泽东、邓小平关于政治道德的论述,可谓源远流长。但是,作为一门独立化、系统化的伦理科学,政治伦理学则是20世纪晚期的产物。1952年,劳斯编的《政治伦理学与投票人》一书论及有关院外活动集团、压力集团、税收、立法者和投票者等方面的政治道德问题,可视为西方现代意义上的政治伦理学的奠基之作。1964年理奇特出版的《道德政治学》一书标志着政治伦理学的诞生。此后,穆霍帕德希出版了《臣民伦理学》,雷甘出版了《政治中的道德尺度》等,将西方政治伦理学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目前,西方国家的政治伦理学正在逐步发展并趋于完善。我国的政治伦理学萌芽于改革开放之初,形成于政治体制改革提上议事日程的80年代中后期,在90年代以后得到迅速的发展,探讨了政治伦理和政治道德的诸多问题,而今已形成鲜明的特点和优势,展示出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和趋势。 一、我国政治伦理学的发展历程 我国政治伦理思想源远流长,但政治伦理学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建国以后特别注意用政治的手段来推进道德建设,但对政治道德的研究却十分缺乏。政治伦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以后的20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适应干部队伍“四化”及其建设的需要,同时也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建设的要求相适应,我国伦理学界开始了对政治与道德关系和对新形势下领导干部职业道德予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对政治道德的研究,对政治体制改革的道德问题和行政伦理、公务员道德、政府道德等进行研究,发表了不少论文,也出版了一些著作,使政治伦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中华大地上传播发展开来。 我国新时期对政治伦理学的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和发展阶段。1979年至1985年为萌芽阶段,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法律与道德、政治与道德关系的研究方面,通过这种研究为政治道德和政治伦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基础。1979年沙英在《光明日报》3月22日发表的《法制与道德》一文可谓新时期最早探讨法律与道德关系的文章。同时,余先予在《江汉论坛》第四期发表的《社会主义法制与共产主义道德》一文在新时期比较全面地探讨了社会主义法制和共产主义道德的辨证关系,对二者的相互专用和相互补充作了较好的论证。此外,赵喜明的《法制与道德教育》,许启贤的《谈法制与道德》,舒炳麟的《道德教育和法制建设》等文也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作出了自己的探讨,有些还非常有见地。1981年后,讨论道德与政治关系的文章陆续问世,进一步深化了对道德与法律关系的讨论,同时也提升了道德与法律关系讨论的层次。1982年出版的《道德与道德教育》一书收录了李奇的《政治与道德》一文,该文系作者参加第一次全国伦理学学术讨论会的会议论文,从道德的特殊性角度探讨了道德与政治的关系,并对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1983年周原冰写了《论政治和道德的关系》和《再论政治与道德的关系》,对如何正确认识政治与道德的关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的基本观点是强调政治对道德的支配作用和道德对政治的制约作用,主张道德应为政治服务,政治也应为道德建设提供保证和支持。与此同时,研究领导干部职业道德的文章在1983年以后也开始出现,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1986年至1992年为政治伦理学的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政治体制改革和干部“四化”建设被提上议事日程,伦理学界开始系统地研究政治道德问题,并出版丁多部干部道德概论和政治伦理学的著作。论及干部道德的著作有李权时、萧秀清编著的《干部道德概论》(工人出版社1986年版),梁宗常主编的《干部道德概论》(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裴烽等主编的《党政干部职业道德概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王春峰等著的《干部道德理论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8年版),杨华生、梁旭光合著的《社会主义干部职业道德》(山东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齐平、谢洪恩主编的《干部道德概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温克勤等主编的《干部道德教程》等等。这些著作对干部道德的定义、本质和特征,干部道德的主要内容,干部道德的教育、评价、选择与修养,社会主义现阶段干部道德建设的紧迫性、必要性和长期性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刻而全面的论述,为政治伦理学的形成作了一定的理论准备。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的政治伦理学研究政治道德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即是对干部道德的研究,因此研究社会主义的干部道德即是研究社会主义的政治伦理学。当然,社会主义的干部道德研究总体上看还处在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学的研究水平,同作为应用伦理学的政治伦理学还有一定的区别。政治伦理学除了要研究作为政治主体的干部道德外,更要研究作为客体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道德,研究公民的政治道德素质和培养,研究行政道德、司法道德和立法道德,研究国际政治关系道德和政治制度道德等问题。可喜的是,随着我国干部道德研究的深入推进,政治伦理学的研究被提上议事日程,1988-1989年,我国先后推出了多本政治伦理学的著作,一本是由杨丙安、唐能赋、李光耀合著的《政治伦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该书可谓我国政治伦理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作,全面深刻论述了政治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政治伦理学的基础理论、原则规范和行为实践,同时也对政治伦理学的历史发展作了一定的揭示,建构了一个政治伦理学的学科体系。胡原等主编的《行政道德学》(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是我国专门论及行政道德的功能、作用,行政道德的主要内容和行政道德实践的学术专著。与此同时,这一时期作为广义政治伦理学主要内容的司法伦理也得到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出版了二本颇有影响的司法伦理学著作,一本是史唤章主编的《司法伦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一本是危周华、苏梅凤主编的《司法伦理学简明教程》(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二书均对司法伦理的性质、结构、特征和作用,社会主义司法伦理的主要原则规范和范畴,社会主义司法伦理的教育、修养和评价等问题作出了自己的论述,可谓我国司法伦理学的创始之作。这一时期,公务员道德素质培训和廉政建设等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出版了一批关于公务员道德素质培训和廉政建设的著作或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