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德”哲学的原初图式

作 者:

作者简介:
许建良,哲学博士,东南大学教授。(江苏 南京 210096)

原文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作为道德家的道家老子,虽然没有提出“道德”的概念,但在中国道德哲学史上最早演绎了关于“道”、“德”关系的哲学图式,这一图式所包含的价值体系的坐标原点则是“自然”,它表现在存在论上就是对万物自然本性的关注,在实践论上则是对自己而然、无为等操作方法的执着。认真研究老子“道”、“德”的思想,对在我们自己的哲学话语系统里推动道德哲学的发展,将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05 年 01 期

关 键 词:
老子      无名  自然 

字号:

      “道德”是老子学说的根干,老子之所以在历史上留下自己思想的足迹,就在于他那独特的“道德”理论,也正是这“道德”理论,设定了老子道家思想的基盘,因此,司马迁直接称道家为“道德”家,认为“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注:[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页2141,中华书局1982年11月。)。不仅如此,而且,“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老子还给世人留下了道德理论的结晶《道德经》,即我们今天看到的《老子》。《老子》流传至今,有许多版本,虽给老子研究增添了一定的困难。(注:本文是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立论的;研究老子的先行成果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但随着1973年冬湖南长沙马王堆第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本的面世,以及迄今所见最早的1993年10月湖北省荆门市郭店1号楚墓竹简《老子》的出土,给老子道德哲学思想的准确研究以及中国学理渊源的辨析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本论的资料以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为底本,参照《帛书老子》、竹简《老子》以及《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注:[魏]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8月;高明撰《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5月;崔仁义著《荆门郭店楚简〈老子〉研究》,科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年8月。)。

      一

      众所周知,《老子》开宗明义第一章就说,“道可道,非常道”(页1)(注:页码以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本为准。),不仅赋予“道”以玄深的意义,而且置“道”于自己哲学的枢机。因此,要彰显老子道德哲学的深在内涵,明辨“道”的内质将是基础且必然的通道。

      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对于“道”,黑格尔认为是“理性”,是“道路、方向、事物的进程,一切事物存在的理性与基础”(注:[德]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东方哲学》页126,商务印书馆1959年9月本。)。对此,《老子》的规定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注:据《帛书老子校注》页348和《荆门郭店楚简〈老子〉研究》页41《老子C》第一组改定。),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二十五章,页63)、“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言(注:“言”据《帛书老子校注》页414和王弼的注释改定。),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注:“可”据《帛书老子校注》页415和《荆门郭店楚简〈老子〉研究》页38《老子A》第五组改定。)(三十五章,页88)、“视之不见名曰微,听之不闻名曰希,捪之不得名曰夷(注:“夷”、“捪”、“微”据《帛书老子校注》页282改定。)。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注:“一者”据《帛书老子校注》页284增补。),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今之道(注:“今”据《帛书老子校注》页288改定。),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十四章,页31-32)在万物的世界里,人们并不知道“道”的名称,如把它写下来的话,就是“道”;在抽象的意义上,赋予它名称的话,则为“大”。之所以称它为“大”,因为在生成上,它“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混成”表明的是既不知其所以生,又不明其所由生;“先天地生”标明的则是在时间上的无始无终。在与万物关系的境遇里,它“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它不仅无具体的形体,所以是“寂寥”的;而且无物能与它相匹,因此又是“独立”的;此外,它遵循自己的规律而不失其常式,所以还是“不改”的。由于它具备如此之“大”的特性,所以自然是天地万物之源。

      “道”在生成上的“混成”,说明它是一种“有物”的状态;不过,虽然“有物”,却“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用视听的办法去认知它的话,它不足以实现你视听的价值,这为它的“微”,“希”的特性所决定,但是,你无法穷尽它的功用。用言语来描述它的话,则不像“乐与饵”那样愉悦人心,因为它是淡而无味的。因此,“道”的“混成”不是一般的“成”,而是“混而为一”的“成”,它是一种“不皦”、“不昧”的存在,超然自若,难以对它进行名状;在动态的层面上,它仿佛“无物”的“有物”;在形体上,是毫无具体限制的“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在现实功用上,依据“道”的时代版本,就可以治理天下国家。

      2.“渊兮似万物之宗”

      “道”虽然是“有物”,但具有“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特征,是万物的根本。《老子》又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注:“万物”据《帛书老子校注》页222改定。这一章的具体断句,参照了南怀谨著《老子他说》页46的成果(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两者同出,异名同胃(谓),玄之又玄,众眇(妙)(注:据《帛书老子校注》页227改定。)”(一章,页1)、“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页109-110),“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十一章,页26-27)、“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四章,页10)“道”不仅在视觉、听觉、触觉上难以把握,而且,真正的“常道”也是难以用语言来进行具体描绘的。万物作为具体的“有”,它源发于“无”,是“生于无”,不是“无”生“有”,因此,《老子》显然不是在生成论的意义上立论的,而是在宇宙根源论的角度来具体运思的,这是应该引起注意的。

      我们把“道”称为“无”时,主要是为了说明万物发生初始阶段的情况,即“无,名万物之始”;当万物得以生长、发展以后,我们就把“道”称为万物之母,即“有,名万物之母”。称它“常无”,主要是想审视、展现“道”的精微(注:关于“精微”,可参照张京华“《老子·道经·一章》‘玄之又玄’解”,http://www.confucius2000.com。);称它“常有”,则旨在察看、展示“道”的界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通过自身的感觉机能认识到的具体“万有”的特点,正是“无”的功用的实际的展现。因此,在最终的意义上,“道”是“万物之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