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实践经验教训的高度概括和深刻总结。科学发展观充满了丰富的伦理意蕴,是对传统发展观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业已出现的自发性的伦理矫正。 一、“以人为本”对“以物为本”的矫正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其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人与物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以物为本”的传统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以物为本”是相对于“以人为本”而言的。“物”是指由经济增长而带来的物质财富的增加和积累。“以物为本”传统发展观的基本特征就是把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偏重于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忽视对人精神文化生活状态和人本身的发展。“以物为本”的发展观是西方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以来的主导发展观。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导取向,也是市场经济自发性的表现。马克思认为,人类的发展须依次经历人的依赖关系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以及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形态等发展阶段。根据这一“社会三形态”思想,市场经济与人的存在方式相关联,属于以人对物的依赖性为特征的社会发展阶段。 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具有二重性,它一方面肯定人的主体性意义,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又容易形成“物”对人的主宰和奴役,使人陷入物化的泥潭不能自拔。后者,就是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对人的影响。在这种自发性的影响下,人在金钱、财富等物的支配下变成了“经济人”,甚至沦为“经济动物”。“经济人”或“经济动物”是把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看作是经济活动的唯一目的,把物质满足、物质占有作为人生的最大目标。这样,物欲的刺激膨胀了个人主义,结果是物质生活日益丰富而精神生活日益贫乏,人日益成为单向度的人。 “以物为本”的传统发展观曾是在我国相当一段时间内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发展观。这种发展观以“财富”为中心论,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经济运行体制。市场经济是实现生产力大发展,大规模增进物质财富,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发展的有效率的经济体制。但市场经济都存在一定的共性,无论是与资本主义制度还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都会使社会经济生活自发地趋于畸形发展,产生“经济一条腿长”、“社会一条腿短”的状态,都会对人产生双重影响。 可见,传统发展观和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在伦理价值取向上有明显的缺陷,就是它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这就必然影响让最大多数人过上和谐、富裕、文明的生活这一社会主义美好道德理想的实现。传统发展观必然要由更为科学、合理的新发展观所替代和超越。“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社会以人为主体,以人为本位,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经济增长的目的不是“物”本身,而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完整、充分、和谐的发展。人的自由发展是指作为主体的人的自觉、自愿和自主的发展,是人格的完善;人的完整发展是人的各种需要、能力、素质的整体发展;人的充分发展是摆脱各种限制,使自己的各种正当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的和谐发展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我各方面关系的协调发展。在这样的发展基础上,人的尊严和自由才会得到充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会真正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这就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所蕴含的伦理精神。 在社会主义社会,“以人为本”的“人”就是人民群众,“本”就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显然,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把人民群众作为最高的价值主体,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道德理想。这就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利益的高度统一,从而在道德价值取向上矫正了“以物为本”传统发展观的片面性和市场经济的自发性。 二、关注公平对效率至上的矫正 效率与公平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两大价值。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人关系的体现,它不仅包括了个体的人之间的关系,还包括处于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不同利益集团之间人与人的关系。因此认识和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中人与人的关系,关键是把握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以物为本”的传统发展观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注重的是效率,而忽视地域性、资源性、政策性、基础性等原因所导致的社会分配不公。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社会进入经济快速增长初期,社会收入分配可能出现差距扩大趋势,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将逐步减弱,进一步出现均等化趋势。这种理论实际上是做了这样一种预设,即市场经济的高效率提供了解决收入差距扩大问题的途径。但是,追求效率而排斥收益平等是市场经济的天然属性,这种天然属性使市场经济的运作对社会产生了双重效应:一方面是市场经济通过竞争、价格等市场机制实现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使用,为社会高效率地创造了财富,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另一方面是市场经济的经济价值强势扩张,会自发地排斥收益平等,如果不对它产生的结果进行自觉的调节和控制,那就会导致社会严重两极分化。两极分化的加深反过来会制约和破坏市场经济的效率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