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的创新性(笔谈)(之一)

作者简介:
孙承叔,复旦大学哲学系系主任、总支书记、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433)   张文喜,哲学博士,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教授。   冯颜利,副教授,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博士后。(北京 100732)

原文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5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说到底是历史观领域的革命,即以历史唯物主义取代传统哲学的唯心史观。历史唯物主义是一套科学的、严密的体系,至今仍有着鲜活的、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只有对它做出全面、深入的理解,才能真正地做到理解历史,理解现实,才能真正地做到理论创新,并推动历史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已进入到“消费社会”和“全球化”时代,如何与时俱进,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回答新的历史实践提出的时代课题,是创新历史唯物主义、拓展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空间的核心问题。

      关于创新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体系的几点思考

      孙承叔

      摘要: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体系是20世纪30年代从前苏联传入中国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它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传统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的不足,并不是马克思本身的理论局限造成的,马克思的思想至今依然散发出无限的光芒。本文从教科书出发,着重探讨了当前创新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创新/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体系

      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体系是20世纪30年代从前苏联传入中国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它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这似乎已成共识,但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呢?我认为,这主要是由它的体例和理论旨趣决定的。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从结构而言,它分为四个层次: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国家、革命——领袖、政党、阶级、群众之间的关系。不难发现,这一结构主要是为夺取政权、巩固政权服务的,它要说明的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是社会两大基本矛盾的结果,而在革命中要正确处理好领袖、政党、阶级、群众之间的关系,因此它的中心是政权,而不是建设。因此,一旦党的中心任务发生根本变化,转向经济建设,并进而探讨生产力本身的发展规律,探讨市场经济的必然性,探讨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国家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问题时,其内在的不完善性就明显地暴露出来了。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对待时代紧迫问题上,传统哲学教科书却往往言不及意,例如什么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规律?中国为什么必须走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中国为什么必须要对内对外开放?中国为什么必须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中国发展为什么必须“以人为本”?哲学,作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理性沉思,它的使命之一就是回答时代课题,哲学的生长点也在于回答时代课题,如果哲学不能直面时代,脱离当下的生活,那么无论它在形式上多么严谨,或者被强调为占主导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它的权威性和合理性都会受到时代的挑战。

      现在的问题是:传统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的不足,是否是马克思本身的理论局限造成的?回答是否定的。马克思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千年伟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者,同时也是研究市场经济的第一人,他的理论以其深邃性、辩证性、全面性著称于世,即使在今天,他的思想依然散发出无限的光芒。因此,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首先需要“正本清源”,在这一点上,我同意“回到马克思”的提法,也就是说,要划清马克思与以后打着马克思旗号而实质偏离马克思的各种观点的界限。同时要结合时代的课题,揭示马克思理论的当代意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思想的核心,在当前,我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创新必须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必须从根基上夯实历史唯物主义整个大厦的基础,回到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前提、根据,回到“现实的人”和人的生活世界;(二)必须从整体上完整地研究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有机体全面生产的角度展开历史唯物主义整个体系的研究;(三)必须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历史过程理论,把生产方式、交往方式与人的发展结合起来。

      一、必须从根基上夯实历史唯物主义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创新,首先必须从根基做起,从根基上夯实历史唯物主义整个大厦的基础,回到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前提、根据,回到“现实的人”和人的生活世界。

      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是从生产方式出发展开整个思想体系的,它认为地理环境不重要,人口也不重要,只有物质生产才是历史发展的唯一基础,这一构架虽然揭示了劳动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发现了阶级斗争的直接基础,但是却割断了物质生产与其他三种生产之间的有机联系,破坏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全面生产的和谐理论,用一种生产代替其他三种生产,其结果是导致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双重误解:一、认为物质生产是某种自足的东西,我们不必在与其他三种生产的关系中辩证地探讨它的发展规律;二、另一个极端,则是把生产关系的变革看作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这是改革开放前20年中国“左倾”思想的结果,因而造成了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片面理解。两种误解的根源,是偏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出发点——“现实的人”或人的生活世界。

      劳动、生产在人类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重要的,但是劳动、生产并不能直接构成再劳动、再生产的能动性根源,相反,它们是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结果。因此,马克思不是离开需要谈生产,也不是离开生产谈需要,而是在生产与需要的矛盾中展开历史的,并且人的生产是两种,即物质生产和人的自身再生产,因此人的需要也是两种,正是两种生产和两种需要构成了人类历史的最基本内容,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真正的能动性根源,而它的现实基础则只能是历史过程中的人,马克思是从“现实的人”出发展开历史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章中马克思详细地论述了自己的观点:“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9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马克思是循着“肉体,需要,劳动”展开历史过程的,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不仅包括劳动,而且包括需要的满足和新的需要的产生,包括人的自身再生产在内。(参见《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马克思认为:“不应该把社会活动的这三个方面看作是三个不同的阶段,而只应该看作是三个方面,……三个‘因素’。从历史的最初时期起,从第一批人出现时,这三个方面就同时存在着,而且现在也还在历史上起着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0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因此,任何割裂三者关系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而要完整地概括出这三个方面,就必须从现实的人出发,把人看作是进行两种生产,具有两种需求,并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真正构成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这也是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从历史与逻辑一致的角度论述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历史活动,论述人类历史的自然历史起源的根本思路和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