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25年来的出“新”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锐生,首都师范大学政法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037)

原文出处: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25年来,唯物史观在理论创新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重新确认了“人的问题”对于唯物史观的意义;从根本上恢复了实践在唯物史观中的本来地位;价值范畴的引入再现了唯物史观中科学精神与价值取向的统一。这三个方面的出“新”,构成了唯物史观理论创新的基本脉络,赋予了唯物史观以新的形态和面貌。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5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唯物史观在理论上出“新”是以往几十年无法比拟的。这里所指的“新”不是个别观点的新,而是影响到整个历史观的方方面面的新。大体来说,就是从传统的单纯强调阶级到关注人的问题;从基本忽视实践在历史观中的决定性地位到重新提出实践唯物主义;从价值在历史观中完全没有地位到把历史观看作科学规律与价值取向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这三个方面的出“新”是25年来我们在唯物史观研究方面获得进步的重要原因。

      一、唯物史观中“人的问题”的转向

      马克思的理论是全面的。但是在每个历史时期,随着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的变迁,这个理论必然会突出它的某些方面,而使另一些方面暂时相对地不那么为人们所注意。在马克思的历史观中,“人”与“阶级”似乎也是这样——在不同历史时期分别在理论体系中被突出过。

      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初构思他的理论和理论体系时,哲学首先处在突出地位,而政治或经济学在他的理论运思中都还没有居于重要地位。在哲学的思考中,“人的本质”又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5—1846年,马克思完成对唯物史观的发现,并在这个基础上把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为科学。随后,马克思又在伦敦投入国际工人运动。这一切,使政治与阶级斗争的问题代替哲学成为他的主要关注点(《共产党宣言》等)。在1848年和1871年的两次革命高潮过去后,马克思又重新进入书斋,解剖资本主义经济体。而对经济学的解剖仍然是建立在资本与劳动(资本家与工人阶级)的基础上的。所以,马克思的学说给人的印象是:1844年以前,人是重点;1845年以后,重点则转向了政治和阶级斗争问题。

      这种转变往往被认为是马克思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标志(这个过程确实包含有这一面)。于是很少有人从时代任务转变导致关注点(从人向阶级)转变的角度来看问题。因此,人们通常认为,唯物史观把阶级作为关注重点似乎是不会改变的了。

      其实不然。1978年随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的拨乱反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被否定,在唯物史观理论研究中,一种关注人的问题的研究态势不可抑制地在国内马克思历史观研究中勃然兴起,而有关阶级的课题相对地少了。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一)人的学说本来就是这个历史观应有的内容。唯物史观是以考察整个人类历史为对象的哲学方法论,在一段时间内却变成了所谓“斗争哲学”。在斗争哲学家的眼中,历史只有阶级斗争的内容,而“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这个根本事实却被忘记了。斗争哲学的流行与历史辩证法被阉割直接相关。20世纪30年代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关于辩证法的特征就只有“对立面的斗争”,不提对立面的“同一”。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曾经指出过苏联哲学界的这个失误。可是,表现为同一种思想方法的“斗争哲学”在中国“文革”期间又流行起来。人的问题长期被排除在马克思的历史哲学之外,同这种斗争哲学的流行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以阶级斗争为纲”被放弃,人的问题终于在马克思历史观中重新占有其应有的地位。

      (二)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人的问题必然被提升到应有的地位。众所周知,市场经济的通用规则是等价交换原则——在等价面前,一切商品的所有者都必须是平等的。只要他们是人(商品的监护人),只要他们持有的商品所包含的价值是同等分量的人类无差别劳动的结晶,他们就可以进入商品交换的范畴。这里突出的是“人”的同一性,而不是考虑人的阶级(群体)差异性。

      (三)20世纪70年代以来,地球的生态环境日益成为全人类关注的问题,而阶级的原则在这里恰恰是很少被强调的——因为污染无国界,也不管什么阶级界限。你要面向世界,要走出中国,就必须关注人的立场、人类的立场、全人类利益的立场。

      在出现这些情况之后,唯物史观的研究重点就必然要从阶级斗争转向关注人的问题。而按照马克思的历史哲学思想阐明类、阶级与个体三者在历史观体系中的应有地位,是唯物史观研究人的问题的方法论前提。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的问题。关键是如何研究,如何在研究人的问题上区别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指出,恢复马克思的人的学说,不是把它同阶级观点对立起来,而是从另一个维度——从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类的视野出发,阐述唯物史观固有的科学内容。

      马克思曾经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以经典的语言表述过唯物史观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不过,那是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之理论框架来表述的,即所谓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我们认为,根据马克思的文本中的思想,同样可以从人类这个历史主体的视角来表达同一内容。

      ——例如,传统教科书从作为客体的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演变来解说社会发展史,其实,人们也可以从人类作为历史主体的角度来进行解说。而这种解说更能把“阶级”与“人”结合起来。

      众所周知,马克思的历史哲学把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生存和发展置于首位。人类早期生产力的发展不足决定了人类整体(类)的才能的发展必须以大量个体(甚至整个劳动阶级)的牺牲为代价。人们之间的旧式(脑体)分工则是保证这种发展的形式。而阶级的划分就是以这种分工为基础的。这样,人类才能的发展就变得比较全面了——不但有物质生产,而且有精神生产。离开这种“类与个体的对抗”,就解释不了阶级在人类历史上存在的理由。历史哲学意义上的“阶级”概念也只有从类与个体的上述对抗中来界定(附带说,教科书引用列宁的《伟大的创举》一文关于阶级的界定——一个阶级占有另一个阶级的劳动——其实主要是从经济学,而不是从历史哲学的角度做的界定)。从这里还可以引申出另一结论:在唯物史观的范畴体系中,类这个范畴,无论从历史上还是从理论上看,都应当先于阶级。后者是从前者的发展需要中产生出来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