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哲学内部逻辑循环问题的思考

作 者:
崔平 

作者简介:
作者单位:河北省委党校哲学部。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内容提要:

在哲学内部一直存在一种逻辑循环,即本体论总是以某种认识论假设为前提,反过来,认识论又总是以某种本体论假设为前提。这种循环的纠缠使独断附体哲学并挥之不去,降低甚至破坏哲学的理性力量。循环的症结在于常识的“存在”观念。走出循环的出路在于,以经过批判而被放置在意识中的存在概念为基础,利用思维对意识本身在存在上的直接切近这一机缘,去建立关于意识存在规律的认识论。由于可以从纯粹意识出发,同时又任由意识之本然的存在规律支配而无需在先设置任何规则,所以这种认识论在出发点上排除一切外在限制,达到自由状态。自由的认识论不再被循环所纠缠。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5 年 09 期

字号:

      “如果说所有的形而上学事实上都假设一种认识理论,那么反过来,所有认识理论也都假设着一种形而上学。”(注:[法]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7页,第7页。)如果孤立地观察本体论或认识论,那么萨特所揭示的这种现象导致哲学的独断性;而如果在哲学的整体存在层面上加以考察,那么萨特所揭示的这种现象就导致哲学内部具有密切存在联系的认识论与本体论之间的“假设”循环,败坏哲学的理性品格和逻辑力量。

      然而,哲学没有严肃对待并努力清除这一损害其基础和逻辑有效性的内部循环,相反,却在为它编造各种实在的或逻辑的理由,以致哲学一直心安理得地借此而“方便”地构造着自己的种种学说。比如萨特本人就不但接受这一循环,而且将其奉为哲学的构造逻辑,以此批评贝克莱,并首先设立起意识的存在作为其认识论有效性的逻辑基础。这说明时至现代,哲学还未能祛除内部循环的沉疴。只要哲学不摆脱内部循环形式,它就不能获得必然有效性,从而不能获得强劲的论理力量,更不可企及科学境界。

      对哲学的科学尊严的深切关怀,逼迫人们探求破除这种哲学内部循环的道路。只要还有人没有被后现代知识论的怀疑主义所麻痹甚至俘虏,理性的不安就必然要求认真分析这种内部循环的成因,寻找破除它的方法,确定走出循环的哲学方向和操作方式,从而勾画某种不夹杂这种内部循环的哲学的可能面貌。

      “哲学内部逻辑循环”的本质

      在哲学史上,存在两种内部循环。一种是构成性循环,即在本体论与认识论之间,实质性地假设某种认识论命题或本体论命题作为构建对方的基础,支持其相应的具体论断。比如柏拉图的理念论本体论就必须以他的认识等级划分为支托,而这种认识论的等级划分说到底不过是独断的。亚里士多德的灵魂结构学说以其形而上学理论为基础,而其形式主义的形而上学以对求知的讨论为开端,并受到关于知识的理念的制约。文艺复兴时期库萨的尼古拉的作为绝对存在的“一”与直觉之间纠缠在一起,互为作为哲学概念的根据。笛卡尔以“清楚明白”认识标准支持其“我思故我在”的直觉命题,但这一标准本身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论证。作为斯宾诺沙本体论基石的实体概念,只有以其认识论中的“直觉”假设为前提才可能得到解释,而其本体论体系的展开也只有以其对推理的信赖为合理性说明。莱布尼兹的天赋认识论在他的单子假设中才能得到合理说明,而其单子论又依其关于知觉状态的描述为构造材料。洛克以对象的存在及对象对感官的刺激假设开始其人类知识能力的批判。贝克莱取消存在与观念的联系以开始他的绝对经验唯心主义知识论。康德以物自体假设作为其理性批判哲学结构的一极。黑格尔以精神与存在同一这一存在论假设作为其绝对唯心主义精神哲学的支柱。另一种是逻辑性循环,在其中,一方的假设在对方不产生内容的对应效应,即不关联对方的具体内容,而仅仅使对方有意义,为其提供存在有效性的逻辑基础。在现象学系统内,“我在”的优先性这一本体论命题成为意识哲学的支点,并把认识论从传统的功能论引向意识的存在论。相应地认识论由传统的逻辑型转换为意识存在分析型。比如胡塞尔赋予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以现象学意义而为自己的先验现象学奠基,即具有绝对之在的“我思”必然决定作为“我思”之构造结果的对象,是对象构成形式的根源。海德格尔以非论证方式把“我在”认定为确定的并作为其认识论范畴下的存在意义分析的入手点;伽达默尔继承海德格尔关于理解的本体论意义而把认识论奠基在存在研究水平上;萨特以意识的绝对存在为基础来展开关于“存在”的意识建构。所有这些,按照萨特的解释就是:“一种汲汲于把存在还原为关于存在的认识的唯心主义,应该事先以某种方式保证认识存在。反之,倘若谁一开始就把认识作为既定的,而不曾想为认识的存在奠一基础,并就此断言‘存在就是被感知’,则‘被感知—感知’总体就会由于缺少牢固的存在的支持,而分崩离析落入虚无。”(注:[法]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7页,第7页。)相反,在分析哲学范围内,经验主义教条成为指导哲学思维的初始原则,认为真实的认识就是经验,它表现为清理认识,然而却是要清除一切认识对存在的虚构,其旨趣指向存在,试图建立可接受的存在标准,从而发展出一种逻辑分析主义的本体论。

      构成性循环表现出一种原则,即有什么样的认识论就有什么样的本体论,而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就有什么样的认识论,并把这一原则作为本体论和认识论存在的条件。在这种观点看来,离开相应的认识论,本体论就是不可理解的即在原则上不可知的;而没有对应特性的本体论,一种认识论就是无用的即不可能切中认识对象。显然,其中隐含着存在与认识间的反映关系设定,是在反映框架内定义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意义。按照反映框架,本体论与认识论呈现平行对应性,一方的规定必然折射为另一方的特征。故构成性循环也是直接循环。

      逻辑性循环的特殊性在于,把一种认识论假设或本体论假设收缩到自己一侧,即不是在互为对象的意义上把假设放在作为自己对象的一侧,而是放在哲学课题本身一侧。具体说就是,一种认识论首先假设认识活动的存在性,而一种本体论首先假设存在的认识标记。其结果是认识论存在化即按照存在构成的观点去研究认识论,本体论认识化即按照认识的有效性标准去建立存在图式。“假设”在逻辑循环中所发挥的作用仅仅是对做法的支持,使其在逻辑上不陷于自相矛盾。如果没有认识本身的存在性,那么认识论就失去存在确定性,成为没有任何形迹可寻的虚无,而说虚无有规定是矛盾的;如果不事先确定存在的认识标记,那么进行本体论建构的认识就失去依托,出现它也不知存在为何的情况,从而瓦解这种本体论的可能性。这样的假设在先满足一种理论建构的思想有效性要求,是在一种理论之外为它安排的可接受条件,以抽象形式存在,不能支配理论的内在发展。逻辑循环中的假设外在地赋予一种理论以有意义性辩护,使其经得起对理论的反思的评价。其设置框架即设置根据为思想本身的逻辑矛盾律,既不能说有一种本身不存在而有效的思想,也不能说有一种不知何为存在的本体论。

      在设置循环的反映框架中,认识被仅仅赋予一种功能意义,本身没有自主的内容来源,不具有独立的存在能力,缺乏充实性;而存在被设定为本然自在,是寂然伫立的绝对充实内容。因而,思想与存在被关联着而分离开来,处于外在对立关系中。这种情况以主观和客观区分为基础。主观是主体的一种抽象,而客观也仅仅是客体的一种抽象。所谓主体,就是在考虑内容具体性并将它完全分配在存在一侧的条件下,一种去承担存在内容的表现的能动者,它外在于存在内容而又歧异于存在去自由活动的可能性。所谓客体,就是仅仅具有被动性而待被知的对象,它在拥有全部内容的同时等待知的“碰撞”。在对主体、客体作一种真实性考察时,即产生出主观与客观区别。而主体、客体牵连着更原始的存在观念作为存在条件。在主体、客体划分中,其划分原则即对存在内容的分配包含着关于什么是存在的定义模式,即存在是对立于思想而在思想之外的自在的东西,对于思想来说,存在永远是“在那里”而不可能拉近到同一位置,用“在这里”去表达。这一存在概念足够常识,其实就是我们的实在观念。实在观念是在存在与非存在的对照下去理解事物的,它仅仅给予“知”以空无内容而无自身真实性的抽象活动性和见证功能。在这一结构中,思被设置为依托存在的,并以存在为目的,因而一切思都必然从存在开始,存在概念因此成为思的最高概念,规定着思的全部展开结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