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催生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反过来又促成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和分化。肇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信息技术,伴随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终于在90年代实现了一场“数字革命”。人类借助这个技术的平台,第一次可以利用极为简洁的“0”和“1”代码,来实现对一切声音、文字、图像和数据的编码、解码,使各类信息的采集、处理、贮存和传输实现了标准化处理。用数字来表征一切的数字化技术不仅把古人梦寐以求的夙愿变成了现实,而且把人类带入一个数字化时代。数字革命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构筑出一个虚拟世界,为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而且也催生出新的实践形态——虚拟实践,促发了人类实践的进一步分化。 一、虚拟是表征着人的超越和创造性的哲学范畴 1.虚拟的哲学意蕴。“虚拟”一词早已有之,在文学修辞、英语语法、科学技术等领域也经常使用,可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凸现出来成为普适话语,备受关注。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诠释,致使其歧义丛生,见解各异。 虚拟的多义性,虽然给我们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但这也表明虚拟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话语,那种试图寻求惟一最终答案的思维和做法应该摒弃。反思一下虚拟之所以在今天成为热门话语,备受瞩目的原因,不难看出,虚拟的凸现是脱离不了信息技术尤其是电脑网络数字化等技术的背景。因此,这一背景便构成了我们理解虚拟的现实纬度。但是,如果仅从这一纬度去理解虚拟,那么,我们所获得的只是对其技术层面的理解,而不具有哲学的一般性。同时,虚拟的人性意蕴也被遮蔽了,因为虚拟说到底是人的虚拟。因之,现实语境、哲学层面、人性关涉便构成我们对虚拟理解的三个维度。由此出发,再综合考察国内外学术界关于“虚拟”的各种理解,我们可以把虚拟看成是一个表征人“对现实性的超越”[1]的哲学范畴,把虚拟性看成是人类所特有的具有超越现实那种特性。 “超越”,按其汉语的字面意义,是指“超出”、“超过”,表现为对既有状况或既定规范的“突破”。在西方哲学中,“超越”虽然在不同哲学流派、不同哲学家语境下,内涵有所不同,但大多数哲学家都把它看成是超出某种界限之意,而不是将其全盘否定。“超越”可以从多个视角进行审视:从其性质上看,超越既是对被超越的东西的某种否定,又是对被超越的东西一种继承和发展;从其内容上看,既包括物质上的超越,又包括精神上的超越;从其对象上看,超越既体现为对外在的自然、社会的不断突破,又体现为自我的不断提升;从其涵盖的领域看,既体现为一种观念的超越,又体现为一种实践(现实)的超越。观念的超越,是指在抽象的思维活动中对现实性的超越,即概念的非现实性重构。实践(现实)的超越是指在实践活动中感性表现出来的对现实性的超越。从其所凭借的中介看,观念的超越又分两种:思维虚拟和虚拟思维。前者是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中介来进行的,后者是通过0-1数字代码来进行的。与此相对应,实践的超越也有两种:虚拟性实践和虚拟实践。前者是思维虚拟外化的感性的表达,后者是虚拟思维的外化的感性表达。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把虚拟定义为“人的超越现实性的活动方式”。当代语境中的“虚拟”,特指当代的数字化的表达方式、构成方式和超越方式。 2.虚拟性是人的类本性。人是具有“类”生命的存在物,虚拟性是其本性之一。马克思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分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2](P96)这就是说,人的生命活动即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是受人的意图、目的支配的,人因此而成为人即“类存在物”,人的活动因此而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这种受人的意图、目的支配人的生命活动体现了人总是不满足于现状,力图超越既成的现实,创造未来可能要求,这就是人的虚拟本性。 诚然,人的现实生命活动决定了他在面对客体时必然要受其限制,呈现为受动性的一面,但人又是能动的主体,更具有超越性和创造性的一面。这种超越性、创造性首先是在人的意识中形成一定的理念,体现出人的意志、目的、需求和价值旨归。在这里,虚拟是对实践的过程和实践的结果进行预先建构,是一个思想实验或精神操作的过程。对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对最蹩脚的建筑师与最灵巧的蜜蜂的对比,作了形象地揭示:尽管“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使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和方法的,它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3](P202)这种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的劳动结果和在自然物中实现的劳动者“自己的目的”,就是人类所特有的虚拟活动。虚拟的结果以实践理念的形式表现,以此规范和引导着现实的实践活动。 人为什么会有虚拟的欲求,超越和创造的冲动的呢?根本原因源自人的客观需要。人的这种需要通过自我意识而被反映,体现为一定的目的和欲求,并促发人自身不断地去超越和创造。这种超越和创造是一个永不停息、不断上升的过程。因为“由于人类本性发展的规律,一旦满足了某一范围的需要,又会游离出、创造出新的需要。”[4](P260)人的虚拟性正是通过这种需要的不断回复和递进而贯穿于人类整个实践活动过程当中,不仅人的生命活动也由此而得以展开表现为一个持续的超越和创造过程,而且,人类的实践因此而具有了虚拟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