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是围绕着人来进行的,因而需要一个关于“人性”的起点。由于“人性”处于难以观察的“黑箱”状态,所以这些学科的研究只能提出关于人性的假设。但是,我们是根据什么来提出关于人性的假设的呢?马克思在谈到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时说,“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63、24、96页。)从马克思的人学视角来看,人的本质是在人的存在的展开过程中形成的,没有什么预先规定好的和固定不变的人性,所谓人性只能是人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形成。 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通常是由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所提出,其根据往往是提出该假设的理论家当时所观察到的典型,他将这种典型情况加以外推,形成普遍的人性假设。随着更多的人们采用这种人性假设,本来是“假设”的东西却被“实在化”(realized) 了,即关于事实的假设变成了大家所公认的“事实”,对于这种假设是否合理却少有人追究了。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63、24、96页。)很明显,马克思反对那种与个体活动相分割的抽象的社会本质,主张人的本质是在“过程中”形成的,因此,人性应当被理解为一种“成为状态”(state of becoming) ,这种状态更多的是指一种取向,而不应简单地用一种固定的因果关系来定义它。 关于人性是善还是恶,这种提问的方式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它预设有一种先验的、固定不变的人性存在,即使是马斯洛的人本心理学也不例外,他不过是从积极的方面去发现所谓不变的人性而已。当他抽象出“追求自我实现”作为人的本性时,他也就抛弃了不同的人在不同历史性条件下的具体人性。把人性预设为一种不变的存在,然后用各种科学的手段去“发现”某种人性,看似科学,其实它从一开始就错了。 一 人性假设的心理主义局限性 管理学在“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影响下,也从心理学中寻求人性假设。经济学家帕累托(Pareto) 指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心理的活动,根据这一观点,不仅经济学的研究,而且还包括人类活动的所有其他部门的研究,都是心理学的研究,并且所有这些部门的事实,都是心理学的事实。”(注:转引自劳伦斯·博兰:《批判的经济学方法论》,王铁生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9页。)经济学研究也离不开人的活动,它所追求的均衡就是以理性经济人为假设,把需求和供应现象解释为最大化行为的结果。 在管理学的各种人性假设中,竞争和物质激励被解释为能满足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参与管理和工作丰富化被解释为能满足社会人追求尊重和归属感的结果。心理主义的人性假设走的是经济学的科学主义的路子,其唯一目的仍然是追求组织效率的提高。无论是行为科学学派、人际关系学派还是人本心理学派,他们都是把人作为客体来认识的,他们所看到的只是人身上的某种可观察的东西而不是人的存在本身。限于实证的局限性,他们往往是从结果来审视人的存在,从线性因果关系来说明人的存在。即使是管理学中的权变理论也是如此,它虽然不再坚持有一种普遍适用的不变的人性,而是主张以时间、空间和当下情境来选择某种相适应的人性假设,但它的理论前提仍然是简单的因果对应。 人性假设其实是一种科学研究的需要,即确立一个观察或研究的基准参照点,由此进一步推出别的假设或结论。然而这种推导不能是封闭性的纯逻辑推导,而是要根据不同的情境加上相应的限制或修正参数。人性假设只是看问题的视角,而不能当作结论,如果把某种人性假设当作普遍有效的结论,常常会造成管理的失误。与经济学的人性假设一样,管理学的人性假设也是着眼于如何提高效率的,最基本的管理学人性假设是“经济人”,然后有“社会人”和“自我实现人”对“经济人”的修正。“经济人”假设把人作为孤立单位(好像他们是物理学家实验室里的原子)来进行分析,随后行为科学家在“霍桑实验”中发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提出了“社会人”的假设。与经济学追求最优化的平衡一样,停留在科学管理巢臼内的人性假设理论(经济人、社会人),也是企图寻找“一种最好的方式”,或是普遍有效的正确的管理原则。 可以看得出,无论是经济人假设,或是社会人假设,还是X理论和Y理论的复杂人假设,其基本的管理范式仍然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二元对立,即使是注重人际关系的管理方式最终也只是管理控制的一个手段。麦格雷戈(McGregor) 承认:“在某些情况下,权威是控制的适宜手段,特别是在无法使人们忠实于目标时。”(注:Douglas McGregor(1960) ,The Human Side of Enterprise,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P56.)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权变管理方式,主张依组织环境变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人性假设来进行管理。例如,在技术要求程度不高且大批量生产的组织中,可以采用紧密监控的管理方式;而在技术要求复杂且实行定制生产的组织中,则应采用注重人际关系的管理方式。因此,不同的人性假设被视为实现管理控制时能够使用的一组可供选择的刺激手段。当个人与组织发生冲突时,管理者最终仍要诉诸于等级权威。最终,基于心理主义的人性假设管理方式仍是一种简单化的方法,无助于建立一种真正能够取代科学理性管理的新模式。注重人际关系的管理方式看起来富有人情味,但实际上其真正的控制目的被掩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