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践唯物主义思维的此岸性

——对中国“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反思

作 者:

作者简介:
陆剑杰,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教授。(江苏 南京 210001)

原文出处: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实践唯物主义思维的逻辑说服力、历史解释力和实践范导力,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的“此岸性”。逻辑说服力——克服了“从前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抽象对立,实现了主体性和客体性的统一;历史解释力——揭示了社会历史规律是人的实践的规律,为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提供了思想武器;实践范导力——既充分肯定人们创造历史的能动力量,又高度重视发挥这种能动力量的客观条件。深入探讨实际指导着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的哲学思想的理论本质,才能凸现出毛泽东、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实践论本质。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5 年 07 期

字号:

      中国对“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和争论已持续地进行了20年,现在是到了对此做出认真反思和深刻总结的时候了。在本文中,我想着重说明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所表现的思想力量。马克思在标志着他的新哲学诞生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tn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1](P55)在国内关于马克思哲学总体规定性和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中,很少有人注意这个思维此岸性的问题,因而几乎所有的争论都在打“文本”战,这自然是不能辨明是非的。

      一、实践唯物主义思维的逻辑说服力量

      历史上的哲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理性的、逻辑的哲学,它用哲学范畴来界定世界的本质,用哲学范畴之间的关系来说明世界的存在和运动。另一类是非理性的、非逻辑的哲学,它用断语、警言、诗句来陈述哲学家的思想直观,来表明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无疑,马克思的哲学和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理性的、逻辑的哲学,它表现出比此前的各种哲学更强大的逻辑说服力量。

      (一)超越本体论思维,确定实践论思维,奠定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逻辑中心

      马克思之前的哲学不论是唯物主义的、唯心主义的,或者星二元论的,主要追问世界何物、存在何意、哲学何谓这样的问题,寻找世界本有,它们的哲学思维乃是本体论思维。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是把这种本体论思维方式转变为实践论思维方式的革命。它面向人在其中生活的现实世界,寻找现实世界的真实基础。这场革命的意义在于发现:人的真正本质在于他们是实践地生活着的;现实世界的真正基础在于人所从事的感性实践活动;现实世界的真正走向是从必然王国趋向自由王国。这样,“社会实践”的范畴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起始范畴;而“人”的范畴就不再具有抽象性,由于看到人的实践本质而成为“现实的人”的范畴。“人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实践的人”获得了逻辑的直接同一性,并且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体系的“受精卵”,其他范畴都由此派生出来,从而构成以认识和改造现实世界为主题的哲学理论的系统。

      马克思哲学的社会实践论,既不是如“从前唯物主义”那样只从客观方面看待世界,又不是如唯心主义那样只从主观方面看待世界,实现了客观性原则和主观性原则的统一;既不是客观主义自然哲学那样孤立地、抽象地理解自然界,又不是主观主义历史哲学那样精神地、独断地理解社会历史,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既不是脱离人去说明自然和历史规律的本质主义哲学,又不是脱离自然去说明人的生命价值的人本主义哲学,实现了科学范导维度和人文关怀维度的统一。正是在这三个“统一”的意义上,我们说马克思哲学是对人的奥秘的透彻解答,是真正的辩证哲学、最无片面性的世界观,是具有内在逻辑统一性的新哲学。这正是它的逻辑力量、说服力量之所在。

      (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确立了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逻辑构架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贯彻了马克思的实践思维,体现了以实践论为中心的思想,建立了新世界观的逻辑结构。其中,第一、二、三条,论述了“实践论”的确立,突出了马克思的实践观,指明了“实践论”的价值和“实践论的基本问题”(人的活动和环境的统一)。第四、五、六、七条,批判了费尔巴哈哲学的非实践论本质,突出了马克思的人学观。第八、九、十、十一条,指明了马克思哲学的总体规定和本质,突出了改变现实世界和实现人的社会化的目标。马克思的哲学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是立足于“社会的人类”的“新唯物主义”,是以“改变世界”为己任的实践哲学。

      《德意志意识形态》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后者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导论”,着力于“实践”范畴的界定和实践论的创立;前者则是这篇“导论”的阐释与逻辑展开。这种“展开”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上:一是阐明人的实践与自然界的关系:对于人类实践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现实世界而言,“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会保持着”,自然界作为人类实践的客观环境既有自在性又有被改造性。”[1](P77)这就解决了“物质本体论”哲学和“社会实践论”哲学的关系,或者说前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关系问题。物质本体论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历史和逻辑的前提,它所提供的哲学资源被扬弃地吸收和整合到马克思的哲学之中。由于人的实践和以此为基础的现实世界以自然界的优先存在为前提,因此,在新唯物主义构架中,自然史和人类史是统一而不可割裂的。二是阐明人的实践中生产实践与其他实践形式的关系,论述了从“现实的人”出发,建立生产实践观的逻辑进程,依次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人类满足这些需要的方式是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生产实践是“第一个历史活动”。——这种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前者导出“生产力”,后者形成“生产关系”和“交往方式”。这样,“生命”——“需要”——“生产”——“生产方式”,构成了马克思的生产实践理论,而生产实践是全部历史创造活动或全部人类实践活动的基础。[1](P67-80)三是阐明了社会实践观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马克思论述了“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以生产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形式为基础、用经济生活来理解意识的唯物史观,这种历史观与实践论的关系是:“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1](P92)显然,马克思的实践论不但不排斥“物质第一性”的唯物主义观念,而且正是以之为前提的;它成功地解释了人类历史的本质和规律,由此指导着人类创造世界的活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