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05)02-0024-05 现代实践极大地突出了智能性因素、设计性因素的重要性,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能否培养出大量的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就成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情。我国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都是针对现代实践的特点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际问题而提出的,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并将继续起着巨大的作用。党中央新近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原则,强调人是社会各种事业发展的主体,更是我们各种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这是我们党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又一次飞跃。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如果能够把人口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将人口压力转变成人才资源优势,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转换成促进人才大量涌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就能够保障中国社会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健康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能充分体现出其世界历史性意义。这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发展的一大贡献。这种现实实践为我们深入思考人的生产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理论空间。 一 我们知道,马克思曾经把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的生产看作是人类社会的三大生产形式,认为它们内在交织密切联系构成了一个社会有机体系统。在著名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批判了鲍威尔和费尔巴哈从抽象的人出发的考察方法,主张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来考察历史及其发展,不仅要把人看作是感性对象,还应该将人理解为感性活动。在这种新历史观看来,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都是人们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必须进行生产,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1](P79)进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繁殖”。“这样,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1](P80)此外还有意识的生产,而只有在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上,在精神劳动与物质劳动分离之后,真正意义的精神生产才出现了。而这几种生产,不仅都是社会正常发展所必须的,而且是交织在一起相互联系综合起作用的。这种综合作用共同发展的过程,只有把生产同时看作为再生产,即生产的不断延续、复制和扩大的过程时才能得到合理的理解。 可是在我们以往的理论框架中,这几种生产是被分离地而不是综合地进行讨论的。为了突出“唯物主义”,强调社会活动也是一种物质运动过程,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我们把生产力仅仅理解为“物质生产力”而不是“社会生产力”,相应地,我们把人的生产仅仅理解为人口生产,是物质生产所必需的一种物质性条件,而且是在物质生产之外进行的生产。尽管我们在讲物质生产时也把劳动者看作是劳动生产的基本因素,把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当作是重要问题,但我们却始终未能对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属人性和为人性、对生产力本质上是人的一种能力、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表现形式形成合理的理解;我们不敢强调人的需要和能力在生产力发展中的根源性地位,更不敢讲人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于人在生产过程中不仅创造出具体的产品而且再生产着一定的社会关系以及再生产出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即把自己作为社会性的人再生产出来等都极少提及。实际上,我们从来就没有对三种生产作统一的辩证的理解,在讲物质生产时重点是放在物质上而不是生产上,重点放在直观地分析物质生产的要素上而不是这些要素的动态组合和发展形态上,所以也就不可能深层地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生产的全面性内涵。 马克思曾经批评旧唯物主义由于抽象地理解和强调物而变得敌视人了,费尔巴哈比这种旧唯物主义优越的地方在于,他突出了人的地位和作用,甚至为了强调与这种旧唯物主义的区别,宁肯称自己是人本主义而不承认是唯物主义。但费尔巴哈只是把人看作是“感性对象”,而没有进一步把人理解为“感性活动”,因而,“在他那里,唯物主义与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1](P78)这种批评对于我们重新理解马克思创建的新唯物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我们全面理解人的生产理论也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二 针对唯心主义主要是“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作是有生命的个人”的这种观点,费尔巴哈强调人是肉体和意识的统一体,是一种“感性对象”,这是有意义的,也是他比那种“纯粹的”唯物主义即把人当作机器当作物来看待的唯物主义优越的地方。但费尔巴哈“从来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从来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1](P78)他不知道人与人之间除了爱和友情还有什么别的关系,不懂得历史地去理解人的存在和人的活动。因此,在实践的唯物主义看到造成人的存在的非人化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条件并主张实践地改造这些条件时,他却只能诉诸于观念上的“类的平等化”和最高的直观而陷入唯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