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批判传统发展观的成果,“可持续发展”观已成为世界发 展的主导理念。但从理论和实践的实际发展看,对可持续发展及其观念还需要进一步反 思。 真正理解“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含义,必须正确把握“可持续性”和“发展”的关系 。实际上,在可持续发展概念中包含着以“可持续”对“发展”作出限制的要求。它要 求我们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时,保持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互动和良性循环, 避免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为取得经济一时的发展,而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和社会危机,以维系经济和社会继续发展的可能。在这个意义上,“可持续性”比“发 展”更重要。它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和出发点,理解了这一点就抓住了可持续发展 的关键。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说到底就是如何解决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传统发展观 所带来的环境恶化、资源枯竭问题,如何处理日益紧张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保障未来人 类继续发展的可能性。所以,在反思传统发展观时,批判原有的人类中心论和经济中心 论,解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就成为了可持续发展观的首要任务。 虽然传统发展观带来的环境问题证明其自身具有缺陷,可持续发展观带有很大的合理 性,但这并不表明可持续发展已经是一种完美无缺的发展观。这是因为它的提出是仓促 的。当日益紧迫的环境问题影响到人类发展的时候,人们很自然地将责任归咎于传统发 展观。还没有来得及具体分析造成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就迅速走到传统发展观的对立面 ,对其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这就使得作为传统发展观否定的可持续发展观仅仅具有维 持发展可持续性的立场和愿望,而对于如何解决问题却难以给出可操作的方案。因此, 可持续性发展在理论上是否合理、在现实中是否可能,尚待进一步论证。 1.重思可持续发展观对于“人类中心论”的批判 可持续发展观认为,人类面临当前困境的深层原因就是因为传统发展观片面强调了作 为主体的人的需要,片面夸大了人对自然客体的改造和征服,使人类陷入了盲目的自我 中心主义。这正是造成社会发展不可持续的症结所在。于是,可持续发展观就提出要摆 脱生态恶化的困境就必须抛弃人类中心论,确立人是自然的一员的立场。既然人是自然 的一员,那他就应该同自然的其他成员居于平等的地位,就不能把人看作是自然的主人 。甚至有一种生态伦理观更是提出,人对自然界的野生动植物应当具有等同于人的伦理 道德关系,人类和一般生物没有什么不同。可持续发展观对于当前人们无视自然、自尊 自大、任意妄为态度的批判是对的,但对上述否定以人为中心,企图把人还原为一般生 物的观点却值得质疑。人类中心论的根源就在于人的主体性。因为人的本质就是人的自 由自觉的活动,人有意识,有主观能动性,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并按照自身的愿望对 自然进行改造。自然界从人类产生那一天开始就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界,而是经过人 类主体实践中介过的自然环境。因为人为了生存必须满足自身的需要,从而必须迎接自 然的挑战,必须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形成各种社会关系提高整体改造自然的能力,必须 不断提高科技和工艺水平提升文明程度,通过自己的方式赢得对自然的胜利。从石器时 代到现在的信息社会,人类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类自己。对自然进行改造的人的实践 行为就是人的内在标准,为我原则就是人类存在的准则,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来就是“为 我”关系,而且只能是“为我”关系。可见,否定了人类中心论,实际上就是否定了人 类的主体性,也就等于否定了整个人类社会存在的合理性。将人类降低到动物的标准, 既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可能的。生态环境固然应该保护,但是不能为了这一点就故意贬低 人的存在。毕竟从根子上来说改造、征服与保护是统一的,保护自然是为了更好地改造 、征服自然。而且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针对的是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其根本目的还是 在于维护人类的利益,而不是最终为了动植物的利益。 2.重思可持续发展观对于“经济中心论”的批判 可持续发展观认为我们原有的传统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主要着眼点,把经济发展作为 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主要尺度,将注意力集中在发展科技和提高社会生产力上。这就使 得经济发展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中心环节,从个人到国家都围绕这个中心旋转,从而加 快了资源消耗,加剧了环境恶化。因此,可持续发展观将社会发展的“经济中心论”作 为传统发展观的最大缺陷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进而提出了放弃经济中心论,转 向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那么这种要求是否可能呢?社会能够全面协调发展当然是 最好的结果,但它并不等于平均向前发展,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齐头并进既是不可能的 也是不可取的。发展还是要有先后之分、主次之别,需要先发展最为关键的部分和环节 ,以此为契机带动其他社会环节的进步,并为后发展的方面提供更为优越的条件和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否则没有重点的各方兼顾,就会人为地放慢 社会发展的速度,其结果必然带来社会的全面不发展。那么,我们应该选择社会的哪一 方面作为发展的中心环节呢?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这个选择十分重要。“文化大革命” 时期,我国就是错误地选择了以阶级斗争为中心才导致了十年浩劫。直到后来我们重新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才真正富强起来。实际上,唯物史观已经很清楚地 揭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马克思关注历史和社会现实,以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作 为其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提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的决定力量的观点,认为生产力 是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水平标志着社会发展的程度,认为经济基础决定 上层建筑。马克思的这种以经济为中心的历史观对我们关注当今社会发展现实具有重要 指导意义。可持续发展观认为由于经济发展引发了生态问题的恶化,就把矛头直接对准 经济中心论,要求对经济发展进行限制,实际上只是看到了问题的表象,没有真正找到 问题的原因。以经济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心并没有错,造成目前困境的原因只是我们 发展经济的方法和手段有问题,即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有问题。传统的经济增长主要是 高投入高产出的粗放式经济扩张,其结果就是自然资源的高度开发和工业污染的持续加 剧,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危机。所以,可持续发展将经济中心论作为批判的主要对象, 实际上是因噎废食。如果不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即使限制社会的经济发展,可持 续发展的目标也无法实现。换一个角度来看,经济发展正是解决目前生态环境恶化的唯 一希望。因为,一方面治理污染、改善生态环境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没有良好的 社会经济支撑是无法完成的,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的改善既需要国家制度上的保证,又需 要良好的社会道德价值观的支持,可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一个 国家积贫积弱、人民缺乏公德的环境下这种设想只能是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