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62X(2005)01-0057-05 一、人学何以成为冲击波 这里讲的是马克思社会哲学领域里的一种思想冲击——人学的冲击。产生思想冲击的深刻根源当然来自社会经济和政治变动。而就最近20多年来说,人学的思想冲击直接与整个社会转型(社会经济体制转型、传统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型)以及由此带来的哲学(广义的)观念转变相关。 人学对人们思想的冲击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在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主义世界里,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动摇的观念是:哲学的命运取决于阶级的命运,哲学的最鲜明的特征是它的强烈的阶级性。由于阶级斗争被认为是绝对不可调和的,反映到理论上就是:哲学把对立面的斗争加以绝对化(典型例子是《联共党史简明教程》讲辩证法的特征,只提对立面的斗争,不承认对立面的同一)。这个观念被推广到社会历史领域,就是把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对立与对抗推向极端。1957年,中国作家巴人的《论人情》说:文艺“必须有人人相通的东西作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人情,即出于人类本性的人道主义”。这种合情合理的观点也受到了批判。接下来,1963—1964年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争论”(批判)、同样反映了这种拒绝在人与人之间寻找任何共同点 的理论倾向。这个倾向在“文革”时竟发展到把马克思的辩证法归结为三个字“斗、斗 、斗”的斗争哲学。更有意思的是,毛泽东曾经在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 中讲了一句话:“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1977年中共中央毛 泽东主席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编辑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5卷把它改为:“中国人民 从此站起来了。”1993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开始编辑出版《毛泽东文集》多卷本,又 恢复了毛泽东的原话,“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在“人”与“人民”的反复更替中 ,可以隐约看到人学冲击波的影响一度起作用。 思想理论上的极端化无疑与“革命和战争年代”的斗争残酷性有密切关系。而当这种思想理论倾向在某些人的头脑里成为具有惯性的固定思维模式之后,任何新观念的出现,对这种思维方式来说,就成为一种难以忍受的思想冲击波了。当然,并不是人人都把 新观念看作冲击波。事情通常是这样的:随着社会的演变和由此带来的理论更新,对于 一些人来说是理所当然的观念进步,对另一些人来说则属于不可忍受的思想观念的冲击 波。对于冲击波的反抗,在近30年的历程中就从来没有中断过。宣布结束“以阶级斗争 为纲”和上世纪80年代初那场人性、异化和人道主义的讨论触发了人学的思想冲击。尽 管讨论中许多分歧属于不同学术见解,但从对于“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出发点”的抗争 之激烈程度,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这场讨论对一些人的传统观念确实是巨大的冲击。顺 便说,直到现在,在某些同志那里,对“人是出发点”的抗拒依然是他们无法接受“以 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基本原则”的一个理论障碍。据我个人的观察,以下这些 新的哲学问题的出现,如人的素质、人的能力、人的个性、人的主体和主体性等等,都 可能产生某种冲击波效应。而使冲击波效应更为扩大的则是进入21世纪之后的人的全面 发展问题和以人为本问题的提出——它们之所以带来更大冲击波效应,主要是因为这两 个问题都是由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或被党的代表大会的文献所肯定。论述的权 威性、深刻性和全面性固然使得它们极大加强了对传统观念的冲击,但是更值得我们注 意的是:它们所带来的冲击反映着一种时代的要求、一种不可抗拒的社会发展的逻辑力 量。 二、传统的理论观点体系及其与时代特征的联系 人学冲击波的存在是因为存在着这样一种传统的理论观点体系——它拒绝在马克思社会历史哲学理论体系中赋予人的问题以应有的地位。那些感受到人学冲击波的人,正是那些在不同程度上坚持着这样一些传统观点的人们。马克思曾经讲过那么多关于人的问题的精辟论述——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晚年的《资本论》及其手稿,但是有 同志仍然不愿意承认马克思有其人学理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明明白白 讲过,“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我们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 出发”[1]。恩格斯甚至这样表述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对抽象人的崇拜……必须由关 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2](P237)从上世纪30年代起,在各个社会 主义国家内部,马克思主义是处于指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理论。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在这些国家共产党领导人的政治报告中,如果提到共产主义,也总是同在物质财富的生 产上如何赶上资本主义相联系。至于马克思在其《共产党宣言》以及《资本论》和该书 的手稿中反复宣布过的这个理论的最终目标:“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却几乎被完全忽 视了。所以,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重新提及和全面阐述了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 展的思想时,在国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界竟引起很大震动。这个震动从反面说明了 :长期支配着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教育讲坛上的那种“讲坛马克思主义”是明 显忽视马克思的人学内容的。自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 展观”,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引出了一场争论:马克思主义能够接受以人为本吗? 以人为本只是一个工作原则或管理原则,还是也具有历史观的意义?(注:参见《人民日 报》主题为以人为本的理论专页,2004年9月3日所载的文章以及拙作《“以人为本”: 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一个根本原则》,载《哲学研究》2004年第2期。)这样的例子还可 以举出很多。 需要我们深思的是:导致马克思人学思想长期“退隐”的原因是什么?那个严重忽视马 克思人学的传统思想理论体系何以能够成为长期支配人们头脑的观念?我认为,这与马 克思之后的时代发展特点有关。我们知道,作为社会历史理论的马克思哲学的内容是全 面的。但是这个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哲学的这个根本特点决定了人 们在应用它改造世界时,不能不考虑马克思哲学同时代的一定实际任务的关系,也就是 说,如果运用者不是纯粹的书斋学者,而是真正的革命家,那么,在他看来,马克思学 说的各个不同方面也就不能不因时代的主要问题的不同而被分别提到首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