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的“生产力动力观”

作 者:
任暟 

作者简介: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哲学系

原文出处:
马克思主义研究

内容提要:

自从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以来,人们对生产力内涵的认识,随着生产力自身的发展而 越来越深入,从“生产力”到“第一生产力”再到“先进生产力”,这不仅是对生产力 内涵深刻变化过程的概括,而且也是对不同时代生产力运动基本规律及其自身内部动力 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5 年 03 期

字号:

      一

      生产力动力观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观点。它强调,生产力是人类社会最活跃、最 革命的因素。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所构成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 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中生产力一般是矛盾的主导方面,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直接决 定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及其改变,并进而决定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的性质及 其改变。因此,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而生产力本身作为一个自我运动 的复杂的动态系统,也有自己发展的动力机制,这就是生产力中的人的因素(人及其知 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等)与物的因素(劳动资料)的矛盾和实体性因素与智能性因素 的矛盾。生产力自身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其中诸要素的协同与相互作用的结果。 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生产力自身的发展又有其特殊的生长点和主导性因素。

      就生产力内部诸因素之间的作用相比较而言,促进生产力自身发展的首要因素是什么? 对此,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一些基本观点和构想。这些思想不仅为当时的生产实践所 证实,今天看来更加正确。

      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其大小、状况主要取决于人们对自 然界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认识程度以及人们如何把自身强大的潜在 力量——智力物化到客体中去。而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人们靠直接生产经验的 日积月累,不断改进着生产工具(由石器、铜器到铁器),提高着自己的手工技艺。这时 ,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还处于片断的、零散的、感性认识的阶段,范围有限的知识和经 验是同手工劳动者直接结合在一起,并没有发展成为同劳动相分离的独立的力量,因而 整个说来从未超出制作方法的积累的范围,“这种积累是一代代加以充实的,并且是很 缓慢地、一点一点地扩大的。”(注: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1861— 1863),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07页。)这种手脑直接统一的手工劳作方式,使得人 的智力发展被局限在狭窄的范围内,生产几乎是在单个人之间(至多是家庭或村社成员 之间的小规模配合)孤立自发地进行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极为缓慢,且呈现出物质生 产力和精神生产力、主体生产力和客体生产力、个人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天然合一的状 态。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后,由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逐渐固定下来, 科学作为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同时就和直接劳动相分离,社会生产领域也分化成精神生产 领域与物质生产领域,于是,包括科学在内的精神生产力与直接、现实的生产力(即物 质生产力)也就相对独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新的科学理论逐渐成为革新生产技术、提高劳 动生产率的关键。如:发生在18世纪英国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产业革命,固然得力于15 —16世纪“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和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但直接加速那时生产 力发展的却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它在生产上的应用。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科学发现和以 纺织机、蒸汽机、早期机器体系为重点的技术发明,表明科学作为一种独立力量第一次 并入了直接生产过程,从一般的社会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进而极大地提 高了劳动生产率。正是依据这种变化及其趋势,马克思在人类思想认识史上第一次从促 进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正确昭示了科学技术的作用。

      从19世纪40年代起,马克思开始着手研究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他在 《布鲁塞尔笔记》(1845年5—7月)中,首次研究了C·拜比吉等人的技术哲学著作,并 在李斯特的“工业力”之上,将哲学思考的重心转向了社会的物质性创造活动。正是在 这里,技术作为一种革命性的伟大力量开始纳入到了人类历史的现实前提和基础中来, 并通过劳动资料、生产力、生产方式等概念折射出它的历史重要性和影响力。从1845— 1851年,甚至可以说一直到1863年,马克思、恩格斯都对科学技术在工业革命发展进程 中的重大作用进行了跟踪研究,并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提出了科学是“一般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包括科学”等著名论断,论证了科学技术是一种具有生产力功能的非同寻常 的社会力量。

      从生产力发展的史实看,在产业革命以前,由于作为一种知识系统和社会建制的科学 尚未成熟,故科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未对生产的发展产生有效的影响。产业革命以 后,这种状况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正如马克思所言: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第一次 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大工业则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与劳动 分离出来,并迫使它为资本服务。”(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 972年版,第400页。)而在资本支配下形成的对抽象交换价值的市场追逐和竞争,又使 得在资本关系下的生产力发展呈现出不断加速的势头。可见,产业革命使科学成为推动 物质生产力发展的相对独立的力量,从而也使其成为精神生产力的主要构成部分。且社 会愈发展,包括科学在内的精神生产力对物质生产力所具有的能动的推动作用和某种先 导作用就愈大。(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已多次明确地指出了这一点)。故马克 思得出结论:生产力的发展,除了劳动的社会性质和社会内部的分工起作用外,也“来 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 社1974年版,第97页。)。已经生产出来的生产力和由这种生产力构成的新的生产的物 质基础“是以科学力量的巨大发展为前提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 ),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67页。)因为在机器大工业中,“直接从科学中得出的对 力学规律和化学规律的分析和应用,使机器能够完成以前工人完成的同样的劳动,”( 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6—217页。)因此 ,“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 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 —又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相反地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 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这种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以及和它有关 的一切科学的发展,又和物质生产的发展相适应)”(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 (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7—218页。)这段话极为明确地表达了马克思对于生 产力的发展“动因”的看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