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04)12-0020-06 生态问题出现的理论根源与“自然”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没有应有的位置有关 。这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克鲁斯分校的社会学、经济学和环境问题研究教授、 社会主义生态学期刊《资本主义、自然、社会主义》杂志主编,政治生态学研究中心主 任,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当今领军人物詹姆斯·奥康纳的结论。奥康纳在政治上,主张 生态社会主义,在哲学上主张用生态学观点对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进行“重构”,其 核心是寻求“自然”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一、“自然”的误解及其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缺失 奥康纳认为,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需要指出的是,他从来没有认真地区分马克思的历 史唯物主义和苏联教科书式的历史唯物主义,常常在非常笼统的意义上使用“传统的历 史唯物主义”、“传统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以示与他的生态 学历史唯物主义相区别。)在“自然”问题上存在着双重缺陷:一方面是“自然”观念 本身有着重大的缺陷,另一方面是“只给自然系统保留了极少的理论空间”,丰富的“ 生态感受性”在历史唯物主义经典阐述中严重“缺失”,这就必然使它无法完成说明历 史过程的理论使命。 奥康纳以十分独到的眼光看出,当代人拥有的具有严重缺陷的自然观是与资本主义制 度连体共生的。根据他的考证,自然(nature)来源于拉丁文“nasci”,本义为“出生 ”的意思。后来,亚里士多德将自然定义为“导致事物变化的某种内在的东西”,也即 自然物的本性,它们运动变化的原因和依照的原则。(注:参见亚里士多德:《物理学 》,193b,4-5。)亚里士多德把自然和人为第一次作了区分,他如此定义“自然”概念 是为了把自然事物和人工事物区分开来,前者指依自身本性而存在的事物,后者指依其 他原因而存在的物品。(注:奥康纳没有注意到,真正决定近代自然观的是毕达戈拉斯 的“数”的世界观。)后来到了15世纪至18世纪工业资本主义在欧洲的漫长转型过程中 ,由笛卡尔、培根以及其他的科学家,由霍布斯、洛克和其他的政治哲学家,由亚当· 斯密与其他的经济学家带来了革命性的自然观念,第一个基本特征是数学性。这种自然 观念以伽利略的表述最为典型:“宇宙之书是用数学的语言写成的。”(注:其实,我 们还应该注意更早的阿尔伯蒂和库萨的尼古拉。阿尔伯蒂从审美的角度提出,事物的自 然美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事物之间的可用数学描述的比例关系。库萨的尼古拉号召 人们通过数学认识自然。参见库萨的尼古拉:《有学问的无知》,尹大贻译,北京,商 务印书馆,1983年,第10页。)数学性的自然当然是可以被人们算计的,从而,自然的 第二个特征就是它的被动性,自然界在人们的观念中成为被动的、惰性“事物的堆积” ,是一个机械性的结构体,可以计算、拆分、任意组合、控制甚至操纵。在这种自然观 念的影响下,世界被彻底二元化,自然也被二元化为“外在自然”和“人化自然”。在 此观点的影响下,自然和社会、自然和文化、自然和历史、农村和城市、物质和精神, 连人类个体自身也被区分为肉体和精神、理性和感性、思想和感情的二元性存在。在人 类文化上,这种二元论表现为把生物学和心理学、科学和艺术、哲学和心理分析学的对 立,更甚者,还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在二元论的思维方式上被 区分开来。现代自然观的极端形式是“荒原”、“原始”概念,它们标志着自然的彻底 被动性,其命运只有一条:等待人类去征服。第三,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启蒙的 深入人心,出现的是“自然的资本主义重构”,即自然的商品化和资本化特征。自然界 被“商品化”的同时也被“资本化”,空间、土地、沙滩、森林、空气和阳光都有了“ 设定价格”,最终成为资本的一种特定形式。随着自然观变迁的是资本主义的“积累” 历史,这就是奥康纳所说的“自然界本身现实发生的客观异化过程”。(注:詹姆斯· 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唐正东、臧佩洪译,南京大学出 版社,2003年版,第39页、第63页、第103页、第84页、第59页、第64页、第66页、第7 3页、第73页、第74页、第62页、第68页、第66页。)正是这一异化,才出现了对自然界 浪漫主义的和感伤式的关注——生态运动。“环境”概念因此产生。 其实,自然具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性:一是“自然界之本真的自主运作性”;二是“ 自然的终极目的性”。奥康纳认为,对这两个特征的忽视或否定,导致传统历史唯物主 义理论体系中的“自然”地位的缺失。第一,由于“自然界之本真的自主运作性”越来 越被遗忘或被置于边缘的地位,传统历史唯物主义虽然成功地论证了在不同的生产方式 中自然界遭遇不同的社会建构,但自然界总是消极被动的,似乎人类社会历史过程的延 续、变迁和转型丝毫不受自然界的主动影响,有的只是人主动地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 所谓的“自然界之本真的自主运作性”,是说“在人类通过劳动活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 ,自然界本身也在改变和重构自己”。自然界的这一特征,使得人类社会历史就是“一 个在生产过程中人类的力量和自然界本身的力量相互统一在一起的发展过程。”(注: 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唐正东、臧佩洪译,南 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9页、第63页、第103页、第84页、第59页、第64页、第6 6页、第73页、第73页、第74页、第62页、第68页、第66页。)他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根 本没有(或只在很弱的意义上)建立在劳动过程中生态的和自然界之自主过程(或“自然 系统”)的自然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这方面都未注意到。马克思“更多地是把自然 界当作人类对象的外在对象来考虑的。”第二,由于缺少“自然的终极目的性”观念, 传统历史唯物主义只把自然当作生产、生活随意掘取的资源和驯化的对象。他所谓的“ 自然的终极目的性”,是说自然界本身的存在就是它自身的最终目的,这一目的具有无 条件的至上性。否定“自然的终极目的性”的最为典型的表达形式当数列斐伏尔,他写 道:“对‘自为’的自然界,独立于人之外的自然界,最适当的理解无疑应当是其反面 ,即自然界是‘无动于衷’的。”(注:列斐伏尔:《辩证唯物主义》,巴黎1962年版 ,第99页。)一方面说自然界是“自为”的,另一方面又说它是“无动于衷”,说到底 ,在他眼里,“自然界只不过是人的行为的对象”。自然界自身目的性的否定性确证, 可以用莱斯的“自然的反抗”来理解。(注:莱斯:《自然的控制》,重庆出版社,199 3年版。)奥康纳的逻辑不是“生态中心主义”的理论逻辑,在他看来,人们从来没有想 过自然界的存在本身就是目的,这是人类不能正确对待自然界的观念根源。所以,历史 唯物主义中或者像过去那样没有建立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理论,或者也只是像现在这样 建立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基础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