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的“事件”思考方式及其当代意义

作 者:

作者简介: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哲学系

原文出处:
哲学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5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不仅表现为用实践性思考方式取代对象性思考方式,而且更深刻地表现为将实践性思考方式具体化为对“事件”本身思考的历史性特征。马克思哲学不仅超越了近代哲学理性主义的知识论传统,使其哲学研究的对象抵及存在论层面,而且通过对“事件”历史性的感性诠释超越了以往存在论的抽象演绎逻辑。

      一

      马克思对“事件”(事实)的思考方式,从传统哲学的意义上看既不是哲学,也不是本 体论。理由在于传统的本体论停留于对形而上学的“存在”之追问,只是从逻辑的一般 性意义上考察“存在”(是)与“存在者”(是什么)的关系,无视或根本否定“事件”存 在的意义。说其不是哲学,根据在于以往的哲学仅诉诸于解释世界,这样的哲学至高无 上,自命不凡而又高于一切。在这种哲学样式中,“事件”只是转瞬即逝的东西,没有 存在的必要。而马克思哲学的实质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詹明信,1997年,第18 页)。作为理论的哲学必须同作为实践的“事件”结合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 思关于“事件”的思考方式是对以往传统意义上哲学乃至本体论的根本超越。

      马克思哲学从“事件”的视域出发所确立的“事件”的思考方式,可以看作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突破性变革。这一思考方式变革的实质在于马克思通过对“事件”的思考方式创立了真正地超越自然主义与先验主义对“事件”思考的固有缺陷,进而提供了对“事件”理解的真实的、有效的、历史的方式。

      马克思关于“事件”的思考方式作为对传统哲学的根本超越,首先体现在马克思力图超越的直接对象就是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黑格尔哲学从意识的优先性与至上性原则出发,确立了对“事件”分析的逻辑假定,“即这个世界是一个统一体,并且只有在与不断进行认识活动的主体有关的情况下才是可以设想的……也就是说,这种统一体处在一个持续不断的历史变革过程之中,并且往往在更高的层次上不断恢复其均衡状态”(曼海姆,第76页)。对黑格尔来说,“事件”只有在精神的统一体前提下才能理解。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对“事件”的意识至上性说明是必须要摒弃的,但是,黑格尔在 其哲学中所阐述的“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这一辩证法的实质则要加以保 留与持守。以此为审视的角度考察哲学的思考方式,就会提供一种全新理解的思考向度 。在黑格尔的辩证法中,如果“不仅把真实的东西或真理理解和表达为实体,而且同样 理解和表达为主体”(黑格尔,第10页)的话,那么就“事件”的思考方式而言,马克思 必然会看到人的历史活动既同一于“事件”,又异于“事件”,只有在这样否定性的转 化之中才能赋予“事件”本身的意义,才能使“事件”具有历史性的特征。黑格尔认为 “天上”的哲学只有在“事件”的现实化之中才能返归到“地上”的思考,只有这样, 哲学才能既在现实中得以实现,又在哲学之中消灭了自己。黑格尔对“事件”先验理性 主义的诠释在马克思的“事件”思考方式中被消解了。费尔巴哈哲学本意上为了突破黑 格尔的逻辑理性主义而诉诸于“感性直观”,其对问题的指向是可取的,但他对问题解 决的方式则是错误的。从这一点上可以说,费尔巴哈所得出的“人的存在只归功于感性 ”、“人的本质是感性”(《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第181页)的结论,接近了 对“事件”的思考,但未能完成对“事件”的真实思考。这是因为费尔巴哈没有“把感 性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9页),即他“把 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同上,第77—78页)。“事件”本身 的存在不仅是感性的,而且是在感性活动中展开的;只有从感性活动的层面上理解“事 件”,才能理解人的感性活动的性质。因此马克思力图在批判哲学之中来实现哲学。哲 学之所以要受到批判,是因为这种哲学根本否认现实的“事件”存在;而哲学的实现只 能是在对哲学的批判之后,同时又必须将对哲学乃至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 只有在对尘世批判的物质领域中哲学才有可能实现自身。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中就已经 设定的“哲学现实化”目标,在其后一系列逐渐表明他走向成熟的思想轨迹演进中,不 断清晰地显现出来。“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 ,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同上,第2页)借助于对这些批判重心的下移, 马克思进而深入地、实证地、历史地思考了资本主义这一“事件”的现实,并在对这一 “事件”的反思之中确立了超越传统哲学的思考方式。

      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他只是为历史——它还不是作为现成的主体的人的现实的历史,它只是人产生的活动、发生的历史——的运动找到了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马克思,第112页)。这表明黑格尔即使谈及“事件”的话,也只是对“事件”作抽象表达。对黑格尔来说,“事件”只具有表现“绝对理念”的逻辑学意义。这样看来,黑格尔是在意识优先性的基础上说明“事件”的。对马克思而言,首要的是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旧有形而上学关于“意识”与“事件”关系的理解作根本性的“颠倒”,也就是说,只有从“事件”出发才能理解“意识”及其意识形态的秘密所在。在马克思看来,自然主义的思考方式只是从“事物”、“事件”的“客体形式”去考虑问题,而没有从“主体”方面、从“为我关系”的角度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 3卷,第202页)这就意味着作为历史性的“事件”是与人的活动内在关联的,只有从“ 感性活动”这一前提出发才能理解“事件”与人的相互对象化关系,也才能理解“事件 ”与人的互动式意义的历史生成。在马克思看来,作为“人的感性存在活动”的历史是 由“事件”构成的,作为表征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只能是每个时代的精神的具体体 现,不存在游离于“事件”之外而且超越于“事件”之上的抽象历史概念。这表明真实意义上的哲学其内容总是“从对每个时代的现实生活过程和活动的研究中产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4页),其性质乃是“描述人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实证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3页),其问题是“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的联系”(同上,第71页)。

      因此,马克思认为以往的哲学都是以不同的方式在解释世界,根源在于它们都力图寻找到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抽象思想原则:只有依赖或根据这一抽象的思想原则:才有可能构建解释世界的“范本”。“范本”不是完全排除“事件”,而是将“事件”思辨化、抽象化为“逻辑”。“事件”对于普遍逻辑意义的“范本”而言,只是被理性演绎所压缩出来的“原子”,没有或丧失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只有如此,旧有的形而上学才能保证以往哲学解释世界的思辨功能。与此根本对立,马克思指出哲学最重要的功能是改变世界,因此,只能从要改变的这个世界(“事件”)开始思考,因为要改变的世界(“事件”)既是人在历史中生活的前提,又是人在历史中生活的结果,这个世界(“事件”)只有在人的改造活动(否定性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成为现实的、历史的“事件”,才能具有时间性(暂存性)特征。所谓“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不能简单地或抽象地理解为一个思想原则,而是要真切地理解为对一个“事件”的辩证性的否定性的思考。因为从感性存在的方面加以确证的话,旧世界与新世界不是如柏拉图所勾画的那种形而上学世界构造的二分法的分类,即现象世界与理念世界的划分,而是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一个“事件”(事态)。在这个“事件”中有事实的因素(旧世界),也孕育着价值的、可能性的维度(新世界)。“旧世界”与“新世界”构成了同一“事件”所内在包 含的两种因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