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究竟是成人教育还是成才教育?应该明确。近年来,在一些地区频繁发生的儿童盗窃、抢劫、杀人等恶性案件,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家长不能一味地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使每个儿童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成长 爱是无声的行动,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父母将博大无私的爱浓缩于心间,化作爱的目光与微笑,化作温馨与亲情,化作细心的呵护。在无处不在的爱的环境里,孩子便逐渐地感受到了爱,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爱。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去村口接在城里上学的儿子,一直等到天黑还不见人影。刚要往回走,听到了儿子的说话声。因为儿子知道母亲会去接他,回来晚了担心母亲着急,只顾赶路,碰上村里人并未停下,只与人匆匆打了个招呼。回到家里,母亲没有责怪儿子怠慢了乡亲,只是用温柔的目光看着儿子,用温和的话语告诉儿子谦逊待人,不摆架子。儿子领悟了母亲的用意,从那以后,从不傲慢待人。即使后来当了县长,回家时,也只是将车驶到村口,然后下车步行进村。这个事例说明,爱的教育比严厉管教与责骂更有效,更能让儿童学会做人的道理。没有不合格的儿童,只有不合格的父母。父母只有将爱化作甘霖滋润儿童幼小的心灵,儿童才能成为有健全人格的人。 二、将责任教育注入孩子的心灵 责任意味着儿童能力的提高和心智的成熟。在儿童的心灵中播下责任的种子,你收获的不仅有成功的喜悦,还能给儿童留下一笔终身享用的财富,那就是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在家里,我总是让独生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收拾碗筷、倒垃圾、洗衣服,让儿子在劳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我还不时给儿子设置一些小小的岗位,以强化儿子的责任意识。我经常对儿子说:“你是咱们家的男子汉,咱家的事就全靠你了。”儿子受到了鼓励,主动承包了家里全部的力气活。他拒绝预约订购矿泉水,坚持自己去提取,然后扛回来,十三、四岁时,还帮着家里搬煤气罐。假期,我们外出旅游,儿子理所当然地成了“搬运工”,肩上、脖子上挂满了背包、水壶、照相机、望远镜等物品:上山时,又负责拉着体态臃肿、行动笨拙的爸爸,还不忘照顾我,前后左右忙得不亦乐乎。看到儿子的成长与进步,我感到十分欣慰。 三、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看着儿子一天天的长大、长高,由稚气十足的幼儿变成独立性、自主性逐渐增强的少年,我的心里有一种茫然的失落感。同时,也苦苦思索:作为父母,如何成功地教育和造就21世纪的人才? 经过几年来的教育实践,我得出了答案: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学会与孩子沟通,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才能称得上合格的父母。尊重孩子,不仅包括尊重孩子的人格,还要尊重孩子的习惯、爱好、兴趣、以及在人生问题的某些选择,不要把自己的好恶、意志随意强加给孩子。同时,我绝不偷看孩子的日记,而是与孩子做朋友,把自己的想法、看法明明白白地告诉孩子,同时,鼓励孩子向我敞开心扉,把心中的不快、不满暴露给我。即使有时意见不统一,也要积极创设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选择适宜的话题,用心与孩子交流、沟通。我的教育目标是:让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一个与人为善、身心健康的人。 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培养出一个名牌大学生,并不说明父母的失职,而若出了一个品质低下、文过饰非的人,才是家庭教育的最大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