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忌无限度的爱。爱子女是父母的天性,但如何爱却大有文章。有的父母将爱视为惟命是从,一味迁就,哪怕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也予以满足,一切从保护出发,孩子的困难均由父母承受。这种偏爱对孩子成长极为不利,长此下去孩子自然会有不良的个性,使其成熟速度减慢。正确的爱子观念,应是寓爱于教育之中,理智而不盲目迁就,既爱护又严格要求,既放任又有一定限度。 二忌过度灌输。儿童的成长发育分为各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一定的生长发育特点。当孩子的身心发育到一定时期,就会自然而然地萌发出要掌握知识和本领的意识。有的父母“望子成才”心切,无视孩子成长的阶段性,对其学习强行灌输,甚至认为孩子成绩好是“逼出来的”,于是,不考虑孩子的年龄和承受力,使劲教、灌,从各方面进行加码,其结果适得其反。本来孩子愿做的事,因父母反复叮嘱督促,反而使他不愿去做了,甚至出现害怕学习等现象。 三忌监护型教育。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孩子到了三四岁时,开始萌发社交的欲望,于是他们渴望走出庭院并结识伙伴,对一切事物都表现出很强的好奇心。这时,作为父母,应当从积极的方面去考虑满足孩子的愿望,而不必消极地去臆想各种危险,企图将孩子拴在家里。譬如对某件事,也许从大人的角度来看是没意思的,但孩子却很感兴趣,总想去试一试。对孩子,父母不应横加限制,更不要批评斥责,首先应加以肯定,然后提醒他们应注意什么,让孩子在一定的界限内大量积累经验,才能有助于他们茁壮成长。 四忌“体罚”。一些父母习惯于用体罚的手段来制裁孩子的不良行为,其实这种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理由之一,父母通常是在情绪激动时,才采用这种方式甚至动手打孩子,一旦失手,将会终身遗憾;理由之二,孩子在挨打时难以控制的狂喊:“原谅我吧!我再也不做了。”实际上,他只不过是用语言来进行自我保护罢了,而并非真是服从了。相反地,他却会认为自己已经为错误行为付出了代价,从而再无内疚感,以后便会随便地重犯。因此,体罚对教育孩子是无益的,父母只有理智地与孩子接触,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改掉不良行为。 五忌否定性评价。生活中,常常听到有的父母这样骂孩子:“真是笨蛋,说了多少遍了还不改,没心没肺!”“我干嘛要生你?你这没有用的东西!”这是对孩子的全面否定,同时孩子又得不到应有的教育。父母应该懂得,如果骂孩子是笨蛋,孩子是不会真心同意的,因而也不可能促使他改变自己的行为,相反只会使孩子对父母疏远,使其个性更趋于执拗。如果在完全承认孩子的个性和让孩子确信父母爱他的前提下,来就事论事地作分析,具体帮助孩子,就容易促使孩子自己评价自己行为的好坏,并且改掉不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