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不仅人长得文静,漂亮,而且从小学到初中,学习都很好,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她。但上了高中以后,家长渐渐发现王萍与别的孩子有些不一样。首先,在家里,有一点儿小事不如意,王萍就又哭又闹,在学校里,王萍与同学也相处不好,老师给王萍调了几次座位都不行,与同学的关系越来越紧张。换了新班级,王萍竟向老师提出由自己选定前、后、左、右的座位名单,这当然是办不到的。一个高中学生为什么会这样不懂道理呢? 分析: 原来是人格欠缺造成了王萍的心理障碍。从小王萍的家长就只注意孩子的智力开发。上小学、中学时,由于学习成绩好,老师对王萍百般照顾,无论家长还是老师都尽力为王萍创造条件。没想到反而害了王萍,使王萍的适应性越来越差。在学校,王萍无法与同学正常相处,缺乏正确处理同学关系的能力。王萍每天活得也不轻松。王萍明白自己同别人不一样,但没有能力改变现状。于是王萍开始感到心烦意乱,焦躁不安,回家就向父母发泄。 人格是从小在父母的培养教育下,在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和感悟中一点点形成的。它支配人的思维和处理事务的方式、方法,使人从小形成一种倾向性、习惯性,这种倾向性、习惯性会在不知不觉的日常行为中表现出来,而本人却很难有所知觉,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孩子小的时候,一般会按大人的意志行事,但是到了初、高中,尤其是到了高中,先前形成的习惯性和其倾向性就慢慢显露出来。上面提到的王萍同学,因为过分依赖他人,在处理问题时就表现出幼稚的一面,该自己做判断和处理的事情不知所措,和同龄人相比心理发育滞后,不适应周围的环境,最后心情不佳,使学习成绩和人际关系都受到影响。这种情况一般诊断为:由人格欠缺造成的某种心理障碍。状况更严重的还会出现一些心理和精神症状。这是目前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难以治愈的心理疾病。 建议: 年轻的父母们一定要注意,只有让孩子快乐成长,孩子才有快乐人生。父母把自己没实现的理想、个人的喜好一股脑儿地压在一个孩子身上,这是不现实的。最终会造成孩子心理和人格的残疾。 所以,父母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1.父母自身要多学习科学培养和教育方法,尤其是健康人格、性格的培养方法。要清楚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和不健全的地方,尽量改正,不要影响下一代。 2.从小不要对孩子娇生惯养,不对孩子做无原则的让步。让孩子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但对孩子的合理要求不要拒绝。 3.在孩子1岁半至2岁时,一定要送孩子上幼儿园,使其与同龄孩子一起成长,千万不要让孩子单独在家里由阿姨或老人带大。因为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是从小和小朋友在游戏中渐渐感悟学会的。 4.不要老是强迫孩子做这学那,一定要让孩子有自己的活动时间,让孩子自己去做他喜欢的事,大人不要陪,使孩子有人性的自由发展和宣泄空间。 5,随着孩子的成长,凡是孩子能做的事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做,如穿衣、穿鞋、整理自己的玩具、衣物、帮大人忙、背书包等。 6.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该他负责的事,让他做,做错了自己负责。大人可以提建议,但绝不代替。 7.给孩子制造点磨难。让孩子从小就能经受住困难和挫折的考验,这对他今后的人生会有益。 8.经常带孩子到野外或朋友家活动,尤其是与同龄孩子一起活动,对孩子健康成长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