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恋师情结”心理透视与辅导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心理世界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4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由学生自杀引发的思考

      我们在心理辅导中遇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位15岁的女中学生,被自己语文教师的品德、才华和风度所折服,她痴情地迷恋着,却从未将自己内心的情感向所崇拜的老师表白,也未造成对任何人的伤害。但当人们偶尔从日记中发现她的“隐私”后,“第三者”、“居心不良”、“心理变态”等恶言纷至沓来,周围一片斥责与嘲弄声。她稚嫩脆弱的心理承受不住,只好以自杀寻求解脱。类似这种中学生钟情迷恋有成就异性教师的现象,我们在中学心理教育实践中遇到多起,它也是教育工作中比较敏感棘手的问题。中学生的“恋师情结”是否是一种心理变态,如何科学认识并加以正确引导呢?

      二、发生机制

      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从发展的角度,把青少年性意识的形成分为4个阶段:疏远异性的反感期——牛犊恋时期——接近异性的狂热期——正式的浪漫恋爱期。赫洛克把进入性萌发期的青少年,对某一特定年长异性倾心和爱慕的情感、形象称为“牛犊恋”(calflove)。中学生的“恋师情结”即是牛犊恋的一种表现形式,琼瑶、茨威格等中外作家的文学作品及影视作品中对这种现象时有描写。日本一位心理学家曾对大学生做过回溯性调查,了解他们在中学时代是否对异性老师产生过超过一般师生关系的恋慕心理,相当一部分学生尤其是女生作了肯定回答。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讲,“恋师情结”一般发生在处于青春期的部分中学生身上,其产生原因在于:进入青春期后,中学生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和注意,产生朦胧的性爱心理体验,这种心理的成熟和接近异性的渴望,是“恋师情结”发生的内在动因。其次,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殊性与自我意识特点,是导致“恋师情结”产生的心理基础。由于身心发展以及在家庭和学校中地位的变化,中学生进入渴望离开双亲的保护以求自立的“心理断乳期”。他们发现了自我,但又为自身的种种缺陷苦恼;他们试图了解社会和人生的真谛,但在错综复杂的现实面前又茫然困惑;心理状态十分矛盾复杂。由于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与学生朝夕相处,和学生情感比较亲切深厚。如果此时在青少年身边,出现一位既富有才华和人格魅力,又尊重和理解他们的独立意愿,满腔热忱地关爱学生,引导学生顺利步入人生的优秀教师,处于青春萌发期的某些中学生,就有可能在潜意识中,对某位异性教师产生一种朦胧的、混杂着信任和崇拜,依恋和爱慕的微妙情感,进而导致“恋师情结”的发生。“恋师情结”是青少年性意识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正常现象,不能不加区分地简单视之为“变态心理”。

      三、心理特征

      1.一般而言,中学生的“恋师情结”,多属一种纯真的精神人格向往。人们观察到,中学生迷恋的异性教师,往往是那些仪表、风度、智慧和人格出类拔萃,对学生倾注了无私的爱,深受学生钦佩敬仰的人。从心理的深层次分析,中学生这种对异性教师的钟情与“英雄崇拜”,实质上是他们内心自我完善动机的自然流露,是个体迷恋追求的理想自我形象在崇拜对象身上的投射反映。如一位中学生谈到对自己老师爱慕的原因时说:“我希望做一个像他那样充满智慧、爱心和完美的人”。这引起青少年在被崇拜对象折服的同时,通过模仿和自居机制,觉得自己似乎也变得美好崇高起来,获得一种灵魂净化的独特体验。他们常常产生一种自我完善的迫切意向,表现出较高的进取心和行动的积极化。例如,有的学生在学习中进发出饱满的热情,力求取得优异成绩,以引起这些老师对自己的好感和注意;有的学生希望将来报考师范院校,伴随自己钟情的老师终身从事教育事业。可以认为,中学生的“恋师情结”,透射出青少年对美好事物的纯真向往,从某种意义上讲,具有一定积极的潜在动力作用。

      2.心理的闭锁性和不切实际的虚幻单恋。观察发现,“恋师情结”者大多具有闭锁心理,他们极少向父母、师长或同伴吐露内心的这种隐秘,这和一般中学生中流行的追星族的张扬、炫耀和相互模仿行为有很大区别。由于传统的伦理观念和社会舆论,人们对于年龄、能力、社会地位悬殊过大的恋情,通常采取不接纳态度,这种无形的压力迫使许多中学生将自己的情感深藏心底,或是通过日记独自倾诉和品味,表现出严重的闭锁心理。由于晕轮效应,他们常常把倾慕对象过分理想化,羞于道出、怯于表示,惟恐自己冒失轻率的举动引起对方的不满和反感。因此,多数具有这种情感的学生发展为一种炽烈虔诚而又虚幻的单恋。这种理智与情感、幻想与现实、冲动与压抑的激烈思想斗争,常常搅得他们焦虑不安,对中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以及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3.表现出一定的性别差异与个性差异。学者认为“恋师情结”存在某些性别差异,一般以处于青春萌发期的少女居多。这可能是由于青春期的女孩对情感的要求比较深刻和细腻,有高度的情绪易感性,渴望被人理解和保护,以及与男孩心理成熟的失同步差异有关。在个别差异方面,我们观察到这种情感的发生以内向型的中学生居多,尤其是那些社会适应不良,缺乏家庭温暖与关爱,性格孤僻的青少年较易发生。

      4.不稳定性。研究表明,绝大多数青少年的“恋师情结”都是难遂其愿的。一是同龄异性的相恋,信息与情感容易为对方所感受,关系的明朗和频繁的接触,易于使爱慕情感转化为恋爱行为。而“恋师情结”多是一种精神上的单相思,被倾慕的教师往往并不知晓,即使偶尔有所觉察,大多也能以一种慎重、得体的态度,巧妙地加以处理。所以随时间流逝,这种得不到强化的情感会逐渐淡化,只留下一缕美好而温馨的回忆而已。二是随阅历增长和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青少年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能力逐步提高,他们到了一定年龄阶段,不再像过去那样盲目地崇拜偶像,甚至发现原先爱慕崇拜的偶像身上,也有某些常人不可避免的人格弱点。这时,许多青少年开始能够比较理智地判断自己与对方在各方面的巨大的、甚至是不可逾越的差距。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他们原有的痴情会随自我意识的成熟而逐渐冷却消退。

相关文章: